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格式 > 正文

学术论文基本格式及字体要求(附范文21篇)(第42页)

本文共计840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调整好病房内的温度(26℃)和湿度(50%),因患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发育未成熟,病房内外的温度差异过大极易对患儿的体温造成不良影响,如感冒、发烧等。且由于患儿对冷刺激耐受性较差,因此,冬季的手术应尽量减少暴露机会及裸露面积。另外,要避免一切外来的光线和噪音影响患儿的休息和睡眠,从而给患儿塑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1.2.2心理护理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治疗限制其日常活动、对疾病不了解、对手术的恐惧等因素易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此类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了解其住院前的习惯,鼓励家长把患儿喜爱的玩具和物品带到病房,尽量满足其兴趣。并通过安慰、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使之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同时,要有适当的环境刺激,如颜色、声音等,使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呵护,以停止哭闹,便于顺利执行护理措施。

  1.2.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明确麻醉和手术进行的步骤和方法,并配合麻醉师对患儿进行麻醉。调整好患儿的体位,取平卧位,并将其臀部垫高。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对患儿腹部充气,速度为先快后慢,严格控制气腹压力平衡(8~12mmhg),以防止患儿的心脏功能受到损害。并在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2.4术后护理大部分患儿术后麻醉作用尚未消失,意识未完全恢复。护理人员应将患儿安全的送回病房,去枕并保持平卧位6h,之后调整为半卧位。做好患儿呼吸系统的管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如有异常,要立即报告医生,以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并严密观察患儿的切口有无渗血情况发生,且定时清理切口,保持其干燥。

  1.2.5疼痛护理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患儿的切口处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且在24h内最为强烈。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并安慰患儿,同时要引导患儿对疼痛原因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适当按摩和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来缓解疼痛感。必要时,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可遵医嘱给予患儿小剂量镇静药物,避免其出现躁动和哭闹不止的现象。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护理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为(5.25±1.26)d。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住院时间为(10.63±1.65)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小儿疝气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疝气患儿如不及早进行治疗,疝块不断脱出,疝环口会逐渐老化,最终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为日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3-4]。临床上大多给予患儿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后进行护理。常规护理是护理人员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明确指示后再为患儿实施护理。而综合护理干预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患儿的实际病况为前提,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5-7]。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护理研究成果、患儿的各项功能康复的潜力、护理人员和患儿两者本身的能力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最终达到预防并发症,促进、恢复并保持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目的[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5.25±1.26)d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疝气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宫颖.272例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4):59-60.

  [2]钟海燕.小儿疝气手术的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11):149.

  [3]冯霞.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3):231-232.

  [4]张兴芬.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132-13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