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研究生论文发表热”冷思考

本文共计24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研究生论文发表热”冷思考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正流行着一种怪现象,“论文发表热”的狂潮在研究生当中疯狂肆虐。面对这样一股诡异的浪潮,我们必须以一种冷静睿智的思维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

“研究生论文发表热”冷思考

“研究生论文发表热”的三种表征

1 热衷写作,热衷投稿

  当前,我国的研究生似乎很乐意埋头苦创,对其探根究底,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论文能通过数量上的优势,达到提高命中率的目的。而在这个动机的导引之下,写作往往缩水。创作时间通常会被缩短,质量要求也被降低,符合杂志口味一时被奉作头条,论文写作几乎等同于生产工业品。而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又为写作成品的分流提供了便利。网络技术和电子邮件使成千上万的作品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和相当低的经济支出下准确无误地流到各个编辑部。

2 热衷交际,热衷联系

  论文写作完成并不代表结束,只有文章由手写体真正变作铅印,发表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而这一步恰恰是关键所在。中国的研究生千千万,所做文章不计其数,从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样一来,研究生就开始急于网罗关系,竭力运用自己的人脉。

3 热衷金钱,热衷交易

  当人际关系的力量无法奏效时,金钱就被推上了第一线。发表一篇文章,允诺一定额度的金钱,而期刊级别越高,同等条件之下金钱的数额就越多。研究生为了发表文章用金钱蛊惑编辑部,并乐此不疲;另一方面,有些编辑部为获取金钱又用占有版面的权力引诱研究生。如此之下,这场金钱的交易便欣欣向荣。

“研究生论文发表热”的三重原因

1 表层原因:制度规约,不得不为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针对研究生的管理条例当中,都对研究生论文发表状况有着严格的规定。根据这些条例,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成果如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就必须承担延迟毕业或是无法毕业的后果。在这种体制规定之下,研究生们迫于压力也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求各种发表论文的机会与途径。而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使论文发表迅速形成一股热潮。

2 深层原因:主体确认,意欲而为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在身份上基本处于一种尴尬的状况:他们的年龄段大多在24-30岁左右,此时他们应该在各方面都已成长为独立的个体。然而,我国的研究生在心智上虽早已成熟并拥有了自己广阔的天地,但经济上仍然处于依附状态。父母的帮助仍旧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这种物质匮乏和精神丰富的巨大矛盾,往往使研究生在心理上处于一种失落状态。为了摆脱失落、重拾主体,研究生必须寻找一方天地,使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和认同。作为学术性人才,在精神生活领域得到肯定既是自我的重塑也是莫大的荣誉。发表论文,成果是沉甸甸、看得见的。因此,为了完成主体的确认感,从深层动机来看,论文发表也是研究生本身意欲而为的事情。

3 根本原因:资本逐利,必然之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资本以多种形态存在,其中有三种基本形态(1)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形式;(2)社会资本以名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形式;(3)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形式。这三种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所有资本最终都将从根本上转化为经济资本。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在自己的社会空间领域中必然要为保障自身再生产而谋求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明显的事实是,研究生最突出的就是文化资本。研究生要想保障自身文化资本最大化就要最大限度地占有作品、文凭、学衔等符号权力。而其中,又以作品为基础符号。作品利益的巩固和最大化就是文化资本基础的稳固和扩展,而获取基础符号(作品)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就是以社会公认的、契约化的规定对其加以肯定和赞同。公开出版是人们对作品认同最直接和最普遍的方式。因此,论文发表热的“集体成疯”正是研究生追求文化资本利益最大化的体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