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资金管理探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完善市政工程资金管理的对策
1.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
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不同的市政工程企业产生的管理效果是不同的,因此,选择一个适合本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市政企业一般要承担多个项目并接触不同生产单位,资金需求各异,这对企业合理调控资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过程,项目资金链一旦断裂可能直接导致项目的停滞。在选择资金管理模式时,统收统支和拨付备用金这类相对集中的资金模式便于管理,但不利于发挥下属单位或项目负责人的积极性;而企业内部银行、财务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相对分散的资金管理模式能充分发挥下属单位的工作能动性,但可能导致企业整体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沉淀资金比例过大。市政工程企业务必依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
2.建立资金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是改进企业资金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建立制度,能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严格控制集中管理资金。有一定规模的市政工程企业可以考虑建立内部银行,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同时,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将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资金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控制系统逐级对预算进行编制、审批、监督,实现资金拨付有依据、使用过程有监督。经过科学合理编制的预算在一般情况下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3)推行财务人员轮岗制度。对于规模较大的市政工程企业,要推行财务人员轮岗制度。财务人员长期供职于某项目可能产生舞弊风险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为此,成熟的市政工程企业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下属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并根据各项目的实际需要及个人业务能力的差异对各级财务人员进行委派,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4)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监督机制。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控制制度的管理,不仅要关注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同时还要关注企业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贯彻执行情况,把监督关口前移,强化事前和事中控制,从过程和结果保证资金的运转在严格的程序下进行。
(5)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符合自身业务流程需要的ERP平台是提升资金管理效率的重要硬件支撑。市政工程企业要在单个财务软件的基础上打造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加强各级财务信息的沟通,并实现财务与其他端口的数据对接,加强对资金的实时全方位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