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论编辑对报纸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第2页)

本文共计50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二,编辑是"显影剂"。受信息源以及传播环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时会越来越不清晰、不全面、不确切。有别于机器的编辑,应当用自己的智慧显影信息中的缺憾,并加以修正和补充,还信息以本来面目。订正稿件中的事实。新闻报道中的所有事实,都必须完全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对来稿所涉及的事实和数据要认真查对、核实,做到真实、准确、清楚。比如说换人头假新闻的传播就是传媒编辑对受众不负责人的表现。

  第三,编辑是"挖掘机",即编辑在收集到的以及自己头脑中储存的大量的、零散的信息中结晶、开发,挖掘、创造出一些全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体现自已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判断。对稿件作文字上的修改,大至内容的表达是否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小至遣词造句是否准确得当。如对2001年xxx访美的相关报道中有这样一句:"xxx访美期间,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所到之处怎能受到热烈欢迎呢?再比如本报的一篇当地稿中一句话"哑巴二话不说"哑巴怎能说话?诸如此例,编辑如果在改稿时细心留意,就不会有这样的笑话了。

  编辑在掌握改稿原则及尺度把握的重要在此可见一斑,在传播内容上的这种折射,决不是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被动反应,它是科学反映论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可以认为,能够客观地描述世界是一重境界,而能够看到客观世界的变化并对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又是一重境界。

二、在传播模式上,敏感化的编辑强调受众意识,"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开始向受众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转变

  在报纸多样化、读者市场细分化的今天,一张报纸已无法满足所有人群的需要,只能是个体的报纸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因此,报纸的读者定位,亦即解决"给谁看"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与此相关,研究适应"这一个"读者群的报道模式,自然地提到报纸决策层的日程上来。以往由"传播者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也就当然地开始向"受众本位"为主导的传播模式转变,具体表现为多种新闻文体的融合、多种报道手段的并用、新闻多角度多层面的横向扩张和纵向挖掘及报纸版面包装的改进等,最终的实现都是通过编辑去完成的。

  编辑要认识到这种转变的进步性,它在于更真切地遵循了传播活动中受众的认知规律。强调"受众本位",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主体读者群的需求,加强对信息的整合和对报道的策划,让受众在阅读的方便与愉悦中被引导、受教育、得实惠。

三、在传播功能上,编辑在突出舆论导向这一主功能的同时,关注信息传递、沟通服务等多种功能感情因素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对这张报纸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办报的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爱憎,"笔端常带感情",这对写好新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新闻宣传感动读者的重要因素,但是切忌感情用事。正确的舆论引导,要靠正确的理论,要通过理性思维来判断。编辑一定要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独立思考,保持冷静的头脑。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要靠科学的思维,不要把感情的因素放在首位。要把个人的感情和理性的思维统一起来,结合起来。不要让感情来左右舆论引导的方向,因为个人的感情常带有局限性,过分注重个人感情色彩,舆论引导容易发生摇摆,发生偏差。

  一是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指导性可以说是新闻宣传的灵魂。但是发挥这种指导作用,前提是要人家愿意读,愿意听,愿意看,也就是说,大众传媒的指导性是通过可读性使受众在不知不觉当中自愿地接受了引导,这是最高超的引导艺术。为什么我们提倡多出精品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使大家乐意读,乐意看。为什么我们办报的要提倡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就是为了吸引大家读,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阅读的效果。

  二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有了正确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引导艺术就是讲究方式,讲究手段。新闻报道的内容因我们新商报的性质,读者群的层次不同而有所偏重,新闻报道的形式,新闻宣传的艺术,要同宣传内容相统一,采用最适合的形式,最好的宣传艺术来表现,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宣传艺术和形式,有个性,又有共性,有共同的规律。从我们报纸来讲,有两条是很重要的,一条是写作技巧,包括语言艺术;再一条就是版面编排技巧,包括标题制作等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