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的论文

本文共计32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的论文

摘要: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覆盖面也越来越广。网络在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正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基于此,应抓住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受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建立网络管理机制。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讨的论文

关键词:

 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网络终端,使得人们可以很方便、随意地接入互联网,与全球的网民适时信息互动交流,从而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对于网络的主力军—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青年学生而言,网络在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正前所未有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因为如果网络用的好,那么将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更加有效地开展相关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正视,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负面、消极的思想言论,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势必影响到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一、网络传播的内涵

  网络传播有别于过去的传统传播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基于Internet的信息技术辅助下,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与在网络不同客户端的群体展开语音、视频、文字等的多渠道、多途径沟通,由于其渠道更宽,覆盖面更广,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展开实时而生动的全方位信息沟通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而近年来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更加平民化发展,其接入成本非常低廉,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手段之一。

二、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受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两面性

  (一)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受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能够增进教育者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交流

  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必须面对面进行正面的强制性灌输教育,将网络传播技术应用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网络传播教育,并不需要教育者和学生群体的直接碰撞,网络资源是以虚拟共享的存在形式而被接收和传播。并且双向沟通互动的人员在网络中都是虚拟的,因而更容易实现平等地位,从而能够避免面对面交流时的心理代沟,使沟通交流更顺畅。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开源性,使得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得以充分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每个人既可能是信息、思想的施教者和传播者,也可能是信息、思想的受教育者、接收者。而这种学习主体的平等关系,是传统教育中老师—学生关系所不可能存在的关系,因而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情感共鸣,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1]。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过去强制性的灌输变为大学生有意的接触吸收,从而使得大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更是以双向沟通互动的形式主动学习。比如,大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借助于网络聊天、电子邮件、论坛等网络虚拟形式,展开开放性的多元性沟通互动。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讨人厌的教育者,而是以一个更加亲和的形象,关注并引导同学们的思想碰撞和互动,有利于教育的实施。

  2.拓展教育方式

  网络对大学生受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大突出贡献,就是大大改变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展了过去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局限性。互联网的信息是以多源共享而存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很多终端、以很方便的形式获取所学的信息。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便利的工作方式,只要把需要进行施教的信息制作成网络信息报道、链接等放到互联网上,大学生就可以随时获取进行查阅和学习。这样的好处还在于网络信息是24小时存在的,并且在不停地传播,不受任何限制,增强了学习的便利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可以通过获取的这些信息,与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用户进行碰撞交流。这样就能拓展课堂教育的范围和广度,与课堂教材相得益彰。利用网络教学和学习,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而且摆脱了课堂教育的局限,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