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
本文共计25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探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和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课。在我院也是作为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路、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安全用电,电工测量,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相关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知识的应用就显得日益重要。由于它具有概念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按照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同时也要根据各专业在后续的专业课程相符合的基础上适当删减内容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本文将就《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谈谈在近几年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一、为适合高职教学的特点,按照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授课对象包括电类专业学生及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类等专业。其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符合,其理论知识部分涵盖内容广泛,包括电路基础、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安全用电电工测量,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等等。以往我们在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时并没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在学习时无法区分那些知识是和本专业相关的,那些知识并和本专业的后续课程不无相关。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以必要够用为度。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当删减和加强侧重讲解。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在电路部分的讲解上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重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而对于其他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在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中保留基尔霍夫定律和支路电流法作为重点讲解,而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节点电压法则可以删减掉或者有选择性的讲解一个即可。电机与控制及安全用电部分主要讨论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外部特性,控制和使用及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对与这部分内容对与非电类专业学生则可以把电机控制部分删掉而安全用电部分则可以侧重讲解一下。在电子技术部分,重点介绍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功能及电子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应用。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学生要着重讲解电子器件的应用,而对其工作原理的分析则可以简略介绍即可。对于电子测量部分,主要介绍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实验,可以放到实测中去讲解和应用。同样对于非电类专业学生可以简略讲解原来部分而着重让其掌握应用知识。在数字电路部分,一般教材在集成电路与最新的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上内容很少,这部分内容尤其对非电类专业的学生用处较大,比如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电子类读物,及时了解本专业中的先进科技和技术应用,为学生弥补教材老化过时所造成的知识上的断层。
  二、应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增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之一,学生对学习的追求往往来源于兴趣。有兴趣的东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思考。如果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着兴趣去学习,可以说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以往在《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讲授中,教学方法单一,只能通过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讲解课程,尤其对于许多重点难点内容更是如此,这也是造成学生对本课程无法产生学习兴趣,觉得知识难懂,厌学的重要因素。《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中理论知识多,许多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在许多重点、难点内容上即使教师和学生花了足够的经历在上面也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和效果。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动画、图像的一体化效果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用生动丰富的画面和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此种形式的使用,还可以解决在课堂上板书所花的时间多的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实现虚拟仿真实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实验学时少的矛盾,可将电子工作平台引入教学,EDA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实现实验演示。输入不同参数数据,计算机可自动计算结果、显示变化过程和图像波形。学生在课堂上就可直接地观察到参数变化对实验过程的影响,对比较复杂的实验过程还可以重复演示。
  通过虚拟仿真即可解决实验学时少的矛盾,又可以减少实验成本,而虚拟仿真的效果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的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对概念的理解。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加以虚拟仿真,学生能从理性思维中感觉到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兰、加强实验、实训教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实验、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验、实训课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重实践,重技能的思想。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以往的实验课程都是由教师讲解后,按照给出的电路图接线,按规定的步骤操作,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所以在讲解一些实验的共性问题时,比如针对实验内容怎样画好电路图、怎样选择测量用仪器仪表、如何操作、如何处理数据、如何书写实验告之类问题进行介绍,并且举例示范。
  在以后的实验课中,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实验题目自己拟定实验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在上实验课操作之前,教师先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测出实验数据,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告。这种办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存在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就能使这门专业课生动、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它,学好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希望能为培养新世纪的高职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硕士论文网为您提供硕士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