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文共计71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最新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农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
[1] 曹建国,孟德.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J].中国农技推广,2005,(10):25:1.

[2] 姜婧.日本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10:1.
[3] 农业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情况交流[J].2008,33(7):1.
[4] 彭蓉.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3):1.
[5] 张业忠.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1.
[6] 李明珠.农业技术推广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2.
[7] 张彦军.潍坊市农技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2.
[8] 武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D].湖南农业大学 2012:3.
[9] 周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3.
[10]魏冉.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3.
[11] 丁长发.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经验与启示[J].甘肃农业.2010(03):3.
[12]徐彬,里昕,揭筱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及新发展思路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04):3.
[13]孙大为,王岩,张淼,邓春辉.浅谈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制[J].杂粮作物.2010(04):4.
[14]揭筱纹,程君凤.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优化探索[J].农村经济.2009(02):7.
[15]黄季焜,胡瑞法,智华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0 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J].农业技术经济.2009(01):7.
[16]胡瑞法,李立秋,张真和,石尚柏.农户需求型技术推广机制示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7.
[17]黄德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02):7.
[18]吴仲斌 .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J]. 红旗文稿.2009(19):8.
[19]汪朝晖.浅谈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与农技推广队伍的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05):8.
[20]何蒲明,黎东升.农业技术推广如何走出困境[J].农业科技管理.2005(05):9.
[21]元曙波.阳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查与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0(07):9.
[22]刘新杰,黄千建.湘潭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作物研究.2009(S1):9.
[23]乔方彬,张林秀,胡瑞法 .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 [J]. 农业技术经济.1999(03):10.
[24]申红芳,廖西元,王志刚,王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收入分配与推广绩效——基于全国 14 省(区、市)44 县数据的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0(02):12.
[25]王志刚,阮刘青,廖西元.农技推广与农户满意度浅析[J].中国农技推广.2007(09):12.
[26]陈超,周宁.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技术选择渠道的影响——基于全国十省农民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09):13.
[27]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申红芳,胡慧英,王磊.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07):13.
[28]曹建民,胡瑞法,黄季焜.技术推广与农民对新技术的修正采用:农民参与技术培训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06):15.
[29]刘伯龙,竺乾威,程惕洁著.2005.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6.
[30]李小云,左停,叶敬忠主编.2005.中国农村情况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6.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 年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6.
[32]韩瑞清.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M].国外农业技术推广.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06-109:16.
[33][德].阿尔布列希特等.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M].高启杰,肖辉,吴敬业译.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4-90:17.
[34]任晋阳.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