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临床护理的论文(第9页)

本文共计339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护理

  2.1PCI术前护理

  第一日:患者入院后按常规进行全面查体和护理评估,做入院教育及环境、科室人员介绍,住院备用物品准备,介绍就餐、陪护探视规定和安全管理要求等;详细交代次晨抽血、超声检查、放射检查等时间,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想及心理,稳定情绪。第二日:采集血标本、做检查,进行术前皮肤准备、个人清洁准备(督促或协助浴洗)、更换舒适衣服等,安慰患者,放松心情,给一定助睡眠药物保证休息,零时以后尽量避免进食。第三日:晨起进食少量早餐(避免过饱、进食豆奶制品等产气食物),执行术前针,留置静脉针,送患者进入导管室。

  2.2PCI术中护理

  介入护士协助术者进行相关准备,心电监护、调试仪器设备等,安慰患者,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随时向术者报告患者情况。

  2.3PCI术后护理

  2.3.1术后常规观察手术部位制动(若为桡动脉制动6~8h,禁止用力;若为股动脉制动24~48h,局部1kg沙袋压迫)[4];充气压迫止血带每2h放气一次,并观察出血情况;术侧手指活动情况;常规12导心电图,给予心电监护等。术后常规监护心电、血压24~48h,心电监护设置血压自动测量时间15~20min,血压平稳后可30~60min测量一次。2.3.2术后常规用药护理应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密切观察出血倾向,如穿刺局部渗血、牙龈出血、血尿等。

  2.3.3术后常规生活护理嘱患者注意休息,鼓励多饮温开水(6h内饮水1500~20xxmL),促进造影剂的排泄;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每餐以6~7分饱为宜,保持大便通畅;术后24h无异常情况可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起床活动避免术侧肢体用力(手部用力支撑)。经过临床路径护理,18例患者围术期住院天数8~15d,平均11d,均顺利出院,推进了优质护理的`落实。

3基于临床路径理论实施中的缺陷

  根据循证理论原则,疾病的不可预测因素导致路径中的变量增加,会造成临床路径的中断。选择的病种在我院开展是起步阶段,实施的例数、医患认可程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人力配备以及我们的经营理念都将制约临床路径的有效进行。规范化流程的标准制定范围小、涵盖少,也将限制临床路径的进行。每一种医疗模式的实践都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临床路径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减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作为医疗规范化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已逐渐成熟,对于比较规范的常见病多发病实用价值明显。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介入,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护理的落实。

  临床护理的论文(第9页)8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实践与高校中护理教育相衔接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强两者衔接关系的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16名护士,均接受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为甲组(实践能力较差)32名和乙组(实践能力良好)84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相衔接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在校内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保埃担。多因素分析显示,校内临床实践操作机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临床经验、课堂中教师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教材内容能否与社会发展同步是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衔接关系的影响因素。结论为改善高校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高校应该增加护士在校内的实践操作机会,合理进行课程分配,聘请更多的具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加强对临床实践的渗透力度。

关键词

【】高校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影响因素;对策

  为适应社会的要求,高校护理教育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创新[1]。但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临床实践护理教育脱节情况仍十分严重。因此,加强临床实践与护理教育的衔接,为社会及医院培养更全面的护理人才是高校护理教育目前急需解决的任务[2]。本研究选取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11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临床实践与高校中护理教育相衔接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强两者衔接关系的对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