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6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着重思考,注意实验教学的启发性
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对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省”和“回味”。但学生实验中有一大部分是测量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验中懒于思考或不求甚解,满足于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需要教师在增强实验过程的启发方面下工夫。
五、着眼于疑,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无疑者有疑、教有疑者无疑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造就强烈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促进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进行猜想,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有积极作用的。
六、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
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引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操作实验,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能问题之处提出有些新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实验方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行,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脑的活动不断纠正着手的失误,手的操作同时也不断修正脑的错误,手脑结合,相得益彰。因而,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手脑的有机结合是物理实验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适应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的要求。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第2页)二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分析发现目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1.为了预定的结果,学生会主动弱化自己的实践能力。物理实验一般是2人组成的小组协作进行的,对于物理实验的好奇心驱使着学生们抢着去完成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但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实验出现了很多状况,用错仪器,称量不规范,打碎实验器材等等最后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时间久了学生会默契地推举组内一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实现整个实验,直至得到教师预定的结果。
2.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甚至不知道从何思考。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实验操作过的成熟实验,实验环节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有过先例,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往往他们会很被动地问教师,问实验指导员他们该怎么办,甚至还会慌张到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认知思考,联系曾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且对该实验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如果只靠教师的帮忙,他们对实验的理解就不深刻,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物理实验抱有消极态度。初中生的知识比较不完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会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但是现如今的物理实验教学却是教师在讲实验、做实验,学生观察实验,这在学生看来教师迟早都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述实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个实验现象,每一个实验结果,只要考试前记住了就足矣,不用重视自己动手实验。
4.教师对物理实验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实验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实验的能力和素质。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