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汉代乐舞俑的艺术特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乐舞俑艺术特色的形成原因

  汉代陶俑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其中乐舞俑是最纯正最迷人的艺术,朴素自然、古拙稚气、雄浑率真、痛快淋漓的艺术特色的形成原因受楚文化及当时的政治背景的影响很大。

  2.1楚文化艺术影响深远,以至造型艺术中楚风盛行。“在歌与舞紧密结合的汉代楚舞必然伴随着楚歌一起流行,楚舞甚至比楚乐影响更大、更深远,在整个两汉400余年间,楚风均盛行不歇。”(注:《汉景帝阳陵探秘》P120)汉代的音乐舞蹈繁荣昌盛,乐舞俑为数众多,构成了汉代的华彩乐章,这个乐章的主旋律则是汉代陶俑的浅吟低唱,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受到楚文化的影响。

  2.2社会政治背景对陶俑艺术的影响。文景帝统治期间,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迅速,虽提倡节俭持家,但汉承秦制,厚葬之风已深入人心,陪葬陶俑的生意十分兴盛,为了遵守节俭之制不得不把陶俑形体减小,运用模制成型,批量生产,即可节省工本,也可节省人力,善于创新,大胆变革,人体的塑造艺术比秦俑有了较大的提高。汉代大批乐舞俑造型各式各样,乐舞俑中吹笙、抚琴、撞钟、击鼓者各具神态,十分有趣,无不活脱脱充满生活气息,陶俑中有男有女,造型洗练,形象生动,神情浪漫飞扬,数不尽的送葬明器的制造在当时形成了一种产业。

  汉代乐舞俑从一方面体现了制陶工匠的高超技艺,从另一方面为当今带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汉代的艺术特征至今都能体现在现代的陶瓷作品中。例如现在国内很多雕塑作品造型简练,线条概括的恰到好处,实体比较敦厚、笨拙,但表现的内容却不乏其中,采用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体现烘托自己的作品,一方面运用了古代的表现手法,把汉代的精神体现其中,另一方面在古代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想,古今结合创造出更有表现力的作品,意义深重。

参考文献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年版.

  [2]《苏轼“尚意”美学思想浅探》,盛学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