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公共管理论文(第23页)

本文共计427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是根本改变农村发展模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完成了国家建设重点从政治到经济的转移,逐步坚定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决心,但是,“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转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日益突出。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已强调把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但GDP增长仍然是各级政府追逐的主要目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上缺乏统一和协调,一些地方政府关注地方经济事务重于地方公共事务;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不惜以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进行粗放型开发,有的还借“结构调整”将大量土地、信贷等资源,投向“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131所以,要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为中心,彻底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如何发展”这个问题,这也意味着我国的体制改革,将步入到一个以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时代。公共服务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所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体制,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弱势群体利益、保持社会利益均衡的根本措施。因此,以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总抓手。

二、合作治理是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合作治理,亦即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合作主义,它是现代“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151在这个系统中,政府与其他主体以平等的身份,通过对话建立伙伴关系来实现管理公共事务的目标。它是人类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经历了政治统治、行政管理、社会自治之后的一种全新模式。

  政治统治的方式。早在国家产生以前,原始人就以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为单位来管理集体生产和共同防卫等事务,这是公共管理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初形态。步入阶级社会后,国家和政府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公共事务少且目标单一,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从根本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和长远利益。

  行政管理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公共管理的范围日趋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社会事务被纳入政府议程,公共管理逐渐淡化阶级统治的色彩,行政权力迅速扩张,出现了“行政国家”现象,官僚行政成为这一时期管理公共事务的重要组织工具,西方国家进入到“大政府时代”。20世纪70年代的“福利国家”是官僚行政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社会自治的方式。20世纪70年代末,各国开始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关注国家的竞争力、政府的合法性和公共部门对公众的回应能力,“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共同特征。提倡民营化,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采用工商业的管理方式治理公共事务,重塑政府。20世纪90年代末,公民社会自治理论盛极一时。丨6丨

  合作治理的方式。近年来,信息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型,世界各国的政府治理出现了全面的合法性危机:一方面是西方国家个人主义膨胀带来的社会过于原子化、各种利益冲突的加剧、社会公共精神的丧失,另一方面是各国政府在财政、管理和信任方面面临全面的危机。在这个“自由主义的终结”和“政治的终结”同时并存的时代,人们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种种跨越“公私”、“政府与社会”二元对立体系的公共事务治理新理论。合作治理理论就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

  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具有多元化的行为主体既包括作为核心主体的政府,也包括由非政府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治组织等组成的第三部门,还包括市场中的厂商以及直接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这些不同层次的公共管理行为主体,通过分工与协作、互惠性的交换、沟通达成共识以及必要的竞争,结成治理公共事务的共同行动网络,这些网络化的行为主体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