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建立起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音乐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演唱、聆听模式,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力和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活力和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故事情节、话剧、小品、才艺展示等形式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创造性思维。

  2、课前充分准备,课后设置任务在课前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来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料,如制作PPT、寻找视频音乐、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才艺排演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才艺才能,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在课后要让学生去了解更多关于课程的相关知识,比如推荐相关视频、音乐、书籍等让学生们自主去了解学习,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市、省等举办的才艺表演活动。

  3、创造良好的审美情趣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在聆听歌曲和演唱歌曲中去与歌曲交流、产生共鸣,去理解歌曲中的情感美,让学生在音乐旋律中去感受节奏的美,在歌词中去感知文学联想的美,在舞蹈中去体验韵律美,在交流分享中去欣赏音乐、去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实现自我审美标准的构建。

三、结束语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就要从歌曲的本身去发散延伸,让学生在聆听、想象、思考、表演展示、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去感受音乐的美,学会如何运用相关知识来鉴赏音乐,通过挖掘歌曲中的文字美和形象美、重视对学生音乐美感的训练、营造良好的审美氛围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理解力和想象力,才能促使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显宝.素质教育审美教育音乐教育——未来发展战略——兼论《中学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J].音乐时空,2015(17):170.

  [2]杨迎.案例教学与新手型音乐教师教育--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学音乐教学法》课程为例.[J].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2008(9):6-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