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艺术的本质和新旧艺术的更替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63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的四种主要界说
关于艺术的本质,各种学说各有说法,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四种学说:
现实模仿说认为,艺术是人类在模仿自然中产生的,人类听到了鸟类动听的鸣叫,潺潺流水撞击岩石的叮铃声,由此有了愉悦的情绪,之后通过模仿产生了音乐;观看花朵绽放,动植物的千姿百态的外形与色彩,通过模仿,于是产生了绘画。德国哲学家车尔尼夫雪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论断,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对生活的"复制".在艺术的五大形式中,诗歌、雕塑、绘画这三种形式多多少少都是带有"模仿"的,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要明确、忠实,要尽可能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言行举止。雕塑家在早期雕塑创作中也是以创造一个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为目的,亦如绘画无论是宗教壁画中的神的形象或是风景画亦是以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理念显现说认为,美是感性的,它是一种理念的感性化的外在表现。感性,就是我们不经过思考下意识的`感觉,我们觉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美,它是一种第一感官的表现。而这都在意识到了的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就艺术美来说的理念并不是专就理念本身来说明理念,而是化为符合现实的具体形象,而且与现实结合成为直接的妥帖的统一体的那种理念"."理念说"学者认为:"模仿"只是最基本的能力,动物亦有模仿能力,但是艺术确只为人所拥有,因此,"现实模仿说"并不足以说明模仿就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应当与人所独有的一种东西所联系,那就是"理念",理念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
形式和谐说认为,美就是一种和谐,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上的和谐,也是一种内在的和谐。音乐之美在于音符间的和谐统一,物体之美在于他的外在符合球形或者是"黄金分割率",和谐美不仅仅是外形上,在色彩、肌理上的和谐,又或者在对称、比例上和谐,只要这个物体是和谐的,那么它就是美的。"形式和谐说"认为,美是纯净的,纯粹的,美与概念、厉害、目的无关,是合目的而无目的的形式,是形式、色彩、肌理、材质等的和谐组成。
随着艺术的发展,又有人提出艺术的本质不是其他,而是作为艺术家的自我情感的表现,这即是"自我表现说",他们认为艺术起源于己于人,是来自于人的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人们在进行一件艺术品的创造时,首先进行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活动,是造物者基于情感上的一种直觉美的诸多印象的反映,它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表达,是自我情感的真实流露,是典型的自我情感的表现。
以上四种说法自有其合理的依据,用这四种界说来纵观各类的艺术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艺术美,但是也不能说以上四种界说就可以解释出艺术的本质,只能说以上四种界说只是艺术本质的一个部分,究其出现的原因,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以及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下的对于当时主流艺术的一种解释。
(二)当代主流的关于艺术本质的学说
随着艺术形式与题材的不断发展,总有新的艺术形象或是作品打破旧的理论并且不断扩充着"艺术"的概念,最终在20世纪,艺术理论家和哲学家们厌倦了这种没有尽头的修辞游戏,他们站在了更高的立场去看待艺术的本质论文题,由此产生了当代艺术理论的三种主流观点:莫里斯·魏兹的"艺术是无法定义的",纳尔逊·古德曼的"艺术品的艺术性是在具体情况下产生的"以及阿瑟·丹托的"艺术依托艺术界而存在".
莫里斯·魏兹认为"艺术是无法定义的".他认为因为艺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艺术的理解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人类的精神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所以,艺术理论既不能在现实中定义,也不能在逻辑上给出定义。真正的艺术理论不是即是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的类属性,而仅仅是一张盘根错节、纵横交叉的相似点组成的复杂大网。莫里斯·魏兹认为,艺术是无法定义的---"如果一种概念的使用条件是可以修正的,那么这种概念就是开放的".
莫里斯·魏兹从将艺术进行了其时的哲学环境的分析,认为艺术是不断更新发展的,新的艺术形式会带来新的艺术定义,由此可见,莫里斯·魏兹的"艺术无法定义"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的艺术不会终结。


会计论文答辩开场白范文
最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提纲模板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介绍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详解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流程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程详解
2021大学生助学金申请流程
探研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组织再生中应用的影响因素
医学动画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有关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家禽饲养
某港新建集装箱码头危险品箱种类分析
试分析锅炉运行中优化调整降低煤耗
关于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调研
基于DM642的多路视频采集系统
有关计算机在服装设计教学
谈国外职业决策困难研究进展
超硬材料薄膜涂层研究进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