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形势下的医院预算管理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1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奖惩机制不健全
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之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与此同时有些单位领导容易忽略医院奖惩机制的建设。预算的考核和奖惩工作不到位,难以调动员工在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不少单位没有形成明文规定医院各科室员工的工作行为,过于重视财务业绩指标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考核,考核目标粗放;有些单位虽指定相关业绩考核标准,但没有对医院员工进行明细公布,导致一些员工对自身业绩绩效的物质奖惩认识不足;激励政策单一,致使预算考核未能很好地起到奖勤罚懒、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作用。
三、医改新形势下医院预算管理问题解决路径
(一)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医院的领导要以身作则,全面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在工作中着重强调医院应以预算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正常经营,必须树立全新的预算管理理念,增强对预算的认识,领导的带动可以有效的推动预算的实施。其次加强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督促员工学习现代化预算管理知识,并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对此医院可以聘请专业预算管理人才对员工进行专业授课,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也不能忽略。
(二)规范预算编制过程
预算编制和实施都需要“三步走”,一是充分准备预算编制前所需的财务数据,这需要财务人员进行综合、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预算数据需要向医院各科室进行一一核对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对此医院可以建立现代化预算管理平台,将相关数据反映全授予到个人身上,这不仅能够保障财务数据传递的及时性,还能保障其真实性;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需根据医院工作范围选定,例如应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其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透明度、及时性较强,能够连续、完整、稳定的突出医院各项经济活动。
(三)落实预算监督管理工作
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以后,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措施,预算是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的。在执行过程中,医院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健全检查、分析制度。成立专门的监察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预算的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预算整体目标的完成。监督管理工作可以逐步细化到经营过程中的三步骤,即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管理的事前监督,能够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各项费用支出是否按预算管理中的要求执行,是否严格执行遵守相关的财经纪律,是否存在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收费标准等,保障各项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事中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医院实际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与预算的偏差,并予以及时查找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保证医院各组织经济活动能够稳健发生;事后监督,能够对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公正的分析,总结本年度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能够为下一年度提供可靠的预算数据。
(四)完善医院奖惩机制
从医院管理控制系统要素的角度看,奖惩机制同样是构成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要素之一。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体系,是事前和事中控制成本的最佳方法,也是事后进行分析的主要尺度。在年度终了,对其执行和完成情况,也应通过合理的程序进行考评,奖优罚劣,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为此,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激励与约束机制十分必要。首先单位应根据各科室的工作性质设置评价标准,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并予以公布不到医院中,是其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加大奖惩机制的执行力度,公平公正的对待医院的每一个员工,提高奖惩机制的威信,员工的奖励涵盖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预算管理中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与此同时医院的经营业绩也会逐渐提高。
四、总结
医院预算管理是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对未来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的规模、结构进行预测,编制数字形式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以指导和控制医疗经营活动的运行,结合绩效管理,促使医疗经营活动的结果达到医院事业发展目标。医院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中是预算管理公正的重要性,规范预算编制过程,落实预算监督工作,制定奖惩机制有效约束医院员工的工作行为,及时应对医改新形势下医院面对的困难,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