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关于县级供电厂站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的管理的论文

本文共计1984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于县级供电厂站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的管理的论文

  厂站自动化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对象主要包括站内当地监控系统、测控装置、远动装置、调度数据网设备,以及相关装置间的二次信号回路和远动遥测、遥信、遥控、遥调信息的传送等,通过各种功能的组合和优化,实现对变电站的监视、测量和控制等功能.伴随着电力系统“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实行,厂站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与运行维护职能更加清晰明确,调控中心和变电运检中心分别承担了厂站自动化系统的专业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这样的分工有利于提高自动化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程工期紧、人员匮乏、设备型号多样等原因,给工程的管理和运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围绕厂站自动化的日常管理( 设备检修、缺陷处理等) 、改造过程中的管理,以及验收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厂站自动化的精细化管理.

关于县级供电厂站自动化改造过程中的管理的论文

  1 厂站自动化系统的日常管理

  1. 1 变电站设备信息及网络结构

  由于厂站自动化对应的功能设备数量较多,型号各异,且投运时间不一,这使得自动化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非常被动,因此目前大多采用 PMS 系统与纸质台帐相结合的方法,将设备信息经过核对、整理后录入 PMS,形成电子化台帐,并及时进行更新、维护,做到“心中有谱、帐上有数、变更有录”,确保台帐与设备物的统一和规范.变电站网络结构图反映了站内实际设备装置在变电站网络中所处位置和通信链路关系,以便于检修和管理人员对缺陷进行初步快速定位.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变电站投运增多,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通过光纤通信大量接入其中,且一般都设有其他设备( 如网络分析仪等) ,这使得站内网络更加复杂.根据站内网络结构图和 GOOSE/SV 数据流传送图,可以明确各设备装置间的联系,有利于缺陷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1. 2 制定和完善厂站自动化系统检修流程

  厂站检修流程规定检修工作不仅要保证质量,同时也要有章可循,将整个检修工作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突出其制度化、规范化及流程的闭环,梳理作业流程,规范流程中各节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使工作步骤条理清楚,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实现检修工作的安全内控,确保核心流程能上线流转、各节点责任清晰、节点间能相互监督,同时明确各节点、各环节的处理时间,避免检修工作不及时.

  1. 3 缺陷( 消缺) 管理

  缺陷管理的模式是由运行( 或监控) 人员发现问题,并提交调控; 由调控人员通知厂站自动化管理人员,并由管理人员联系检修人员分析判断缺陷原因,同时根据缺陷的等级确定消缺限期. 运行和检修人员每月上报缺陷记录,二次运行维护人员负责汇总和记录,并结合季度运行分析会议和定期的专业化巡视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重点再次梳理,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处理.厂站自动化管理应起到衔接和流程流转顺畅的作用,但不应局限于此,应不断深化,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和运行维护的效率. 相关人员应参与调控信息分析会,每月对调控( 主站) 发现的各种误信号进行汇总分类分析,按问题归属( 包括主站处理、县厂站运行维护处理、市检修处理、基建遗留等) 进行处理. 若运行中发现疑难问题,应及时与运行检修人员会商,提出处理方案,并现场指导. 厂站自动化缺陷处理流程.

  1. 4 变电站数据的定期备份

  变电站数据的备份原则上是定期备份,并保证能恢复. 备份要求至少有 3 份: 一份厂家备份;一份最新备份; 一份次新备份. 检修运行维护人员应建立并及时更新备份数据台帐,定期向厂站管理人员汇报备份变更情况.备份的方式有全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3 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目前一般采用这 3 种备份的组合方式,以达到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的目的.

  1. 5 完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的原则是简单、可靠、适用,让每一项作业都有规范可循,做到安全可靠. 自动化检修流程已从整体上规范了相关工作,如果说检修流程是一个面的话,那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就是这个面上具体的一个点,是检修流程的延伸和细化. 点面结合就能在整个厂站自动化工作平面中确定每一项工作的坐标,以便顺利找到这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路径.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