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策略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8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但是乡村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设施不全,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主要以城市郊区休闲游为主,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以观光为主要形式的产品上。近些年也逐渐有体验型的产品进入市场,但产品的形式和产品的组合都过于简单,游客的乡村旅游活动大都是住农家房、吃农家饭,还有简单的户外活动、娱乐,很少有直接通过参与农户的生产劳动去体验农村生活的活动。基于以上分析,乡村旅游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方式,从旅游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5个方面,重新设计定义自身的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产品。
3、体验营销的战略模块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指在特定的乡村环境中,以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为主要形式的旅游活动,即同当地人共同参与农事活动、共同游戏娱乐、参与当地人的生活等,借以体验乡村生活或农业生产的过程与乐趣,并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休养身心。对于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来说,其对自然资源及部分基础设施的要求不高,只要提供最基本的吃住设施就可以了,关键在于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使游客觉得在乡村旅游,能够让自己全然放松,体验和回味美好的乡村生活。
3.1感觉营销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要想俘获顾客的心,也许首先应该抓住顾客的'感官。感官营销的诉求目标,是经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来创造知觉体验的新感觉。通过感官刺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支持并增强主题。所涉及的感官刺激越多,体验设计就越成功。
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不应局限在观看乡村自然风景的视觉刺激和吃农家饭的味觉刺激,而是进行多角度感官刺激,要提供观看、赏玩、听声、闻味、触摸等多种刺激,以丰富体验。例如,“果实收获体验游”中,游客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能欣赏到真实的田园风光,而且还能品尝到新鲜果实,并且在采摘的过程中体验生活。也就是说,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不仅仅是让游客“看看”就可以,而是一定要游客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
3.2情感营销应用
在情感消费时代,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的不是产品数量的多少、价钱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而是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能否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情感,给消费者创造兴奋、快乐、自豪的情感体验。而情感大部分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因为旅游业具有生产与消费同步这一特性,情感营销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其产品的设计要重视情感的运用,通过设计一种故事情节或场景以达到触动消费者内心深处情感为目的,牢牢地抓住消费者的心。
文化源于情感,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借助于文化,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例如,内蒙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就不能忽略草原文化、蒙古族风情、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内蒙古民俗与历史文化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内蒙古旅游产品开发中最有生命力和最富魅力的部分。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可以从以下蒙古族文化入手。
(1)饮食文化:使手把肉、烤全羊、羊背子等非常具有草原风情的特色餐饮成为旅游者旅游经历的重要形式。
(2)民俗风情:独特的剃发礼、骑马仪式、婚姻形式、蒙古包等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欣赏内容。
(3)服饰文化:蒙古族服饰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形成了适合游牧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衣冠服饰,集审美和实用于一身,具有独特性。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蒙古族文化的一小部分,蒙古族文化博大精深,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3.3思维营销的应用
思维营销应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而生,消费者希望能有一种知识性消费,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也能获取知识。思维营销以启发人们的智力为目的,通过在产品的营销中加入一些有创意、有文化性的因素,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参与,使其在消费过程中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满足消费者的求知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