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分析(第2页)
本文共计26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创新精神进而形成创新的能力
“实践出真知”任何一个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生物学的发展粗腰实践性、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去探索发现,培养他们发现真理的眼睛尤其重要,鼓励他们动手实践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因此,生物学中的实验、课外实习考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当今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等都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让他们考查污染的环境,制定治理污染的方案,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提高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他们在探究、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便会更加的热爱生物学,当他们热爱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便会积极主动地认识和观察事物变化的规律,便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现象。生物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善于思考并动手操作的综合能力,给他们发散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调动他们的激情,激起他们创造的动机,开发创造的思维,并提高创造技能,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发展,为将来具备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关乎着一个民族是否进步,一个国家是否兴旺。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我们不要局限于当前的分数不放,而应该站在发展的前沿,为提高国民素质,为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汪忠.走进课堂——初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际珍.浅淡生物教学中的导入[J].中学生物教学,初中生物科教学论文2000(5)
[3]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理论新思考——兼对已往概念教学理论的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