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高校英语师的影响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9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新课标对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师范生对即将从事的教师职业在价值观、认知、情感意志、期望等方面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师范生这个身份全面接纳和认同。我国学者封子奇等人提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对高校教育师范生取得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以及对未来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3]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课标对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笔者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采取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大二大三大四的英语师范生进行了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实际回收95份,回收率95%。调查结果显示,在不明确新课标对教师职业的影响下,各年级英语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较高,其中大约99%的学生表示“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然而,根据调查,约60%的学生表示了解过新课标,但超37%的学生表示“不曾了解”。显然,高校在培养英语师范生的过程中,忽视或忽略了对学生关于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纲领性文件的输入,导致师范生并不了解当今中小学的教学目标及培养方式等,从而对她们未来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又对了解过“新课标”的60%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知晓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后,61%左右的学生仍愿意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约37%的学生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产生了动摇。据调查,这部分学生将自己产生动摇的主要原因归咎于高考的选择如当初选择英语师范专业时受父母意向影响、“教师终生制”的取消以及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等。真正受“新课标对教师新要求”的影响少之又少。
同样的,不同年级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意识不同。据调查,大四学生对教师职业认同感普遍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大二、大三学生虽然累积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但在见习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不足仍会产生困惑。大四师范生通过考研、实习对教师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因此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有所提升。
四、新课标环境下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提升的有效渠道及建议
(一)创新英语师范专业培养模式
高校要改革创新现行教学方式,转换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专业轻职业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任务型、情景型和应用型等教学模式融入到每门专业课的学习中,同时在技能课中融入人文知识,增加技能课的科学性[4]。
(二)合理有序开展师范生的见习和实习
高校应具体采用教育实践分三步走的方式,即大二进行2~4周的教育见习,大三开展8~12周的教育实习,大四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让教育实践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学生慢慢领悟并掌握教学技能。[5]
(三)构建高校与实习基地的互通平台,加强校校合作和联系
高校教师应定期组织实习生观看实习基地优秀教师讲课录像,邀请优秀中小学英语教师来高校座谈,密切关注中小学教学发展动态,使师范生能尽早熟悉中小学新课标内容及教学现状。
(四)英语师范生素质和技能的自我提升
师范生在校期间应善于开拓思维模式,利用丰富的资源,创造性地赋予课堂活力与魅力。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拓宽视野,在竞争中凸显自身的优势。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