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第2页)

本文共计32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维护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

  在少儿声乐学习中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要从理解孩子的思想出发,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言行,甚至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要用温和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孩子沟通,可以先通过你生动的范唱,让他们觉得歌声的动听、音乐的美妙,从而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发声方法的学习中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容易把握的具体手段,切莫语言表达晦涩难懂、如听天书,孩子们无所适从,紧张、拘谨,这种心理不利于声乐学习。另外,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声方法的掌握也是逐渐建立和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多给予肯定,给他们自信,不要用刺激性的话来刺激孩子,比如:你错了,你脑袋不好使呀,反应那么慢,真笨等等,这样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们对声乐学习失去自信心。孩子的学习进步是阶段性的,练声曲和歌曲都要适合此阶段的程度,不要选能力不能胜任或勉强能唱的歌,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产生举步为艰、力不从心的感觉,把声乐学习看的高深莫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学习的热情荡然无存,自信心逐渐消失。所以在少儿声乐教学中不可忽视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进步。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歌唱表现力

  声乐是表演艺术,发声方法是歌唱表演的手段,而歌唱的最终目的是用美妙的声音把歌曲的内容、情感表达出来,单有一个美的声音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去理解音乐和歌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让他们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表达、体现歌曲的内涵的关键最终还是要在歌曲的演唱处理中表现出来,所以教会孩子“会唱”很重要。要教孩子学会注意声音变化的对比,如:力度的变化、音色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风格变化、情感变化等等,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歌里了解这些变化,如:《采蘑菇的小姑娘》主题开始用mp、中速、保持音唱法、渐强。第九小节开始演唱力度要加强,最后4小节可渐强转强结束全曲;《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波里民歌,整首歌曲应注意掌握船歌的特点,前四句速度不要太快,可自由一些,声音要柔美而舒展,托出星夜宁静的意境。后四句在高音区上,以饱满明亮的嗓音歌唱,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歌唱大自然的开朗豪放情感。另外,孩子们可爱的肢体动作更能使歌曲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因此,注重学生歌唱的表现力,让学生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美中,对逐渐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思维能力、表现力及审美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少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少儿声乐教学的这片土壤里,有待于更多的声乐工作者去探索去耕耘,不断地去完善声乐教学方法,这需要我们下一番苦功:学会耐心、学会发现、学会肯定,把一棵棵幼苗培育出鲜艳的花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