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农村财会人员素质教育浅析

本文共计25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农村财会人员素质教育浅析

  作为执行惠农政策、管理涉农资金的重要基础力量,农村财会人员在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切实加大对农村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基层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财会人员素质教育浅析

一、农村财会人员及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差

  村级财会人员大部分年龄老化,素质偏低。多数财会人员长期以来缺乏基本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缺乏财务管理的经验,不能正确履行职责,不能按规定对村级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从而形成对村级财务管理职能弱化,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群众监督乏力,业务监督乏力,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

  (二)管理模式不规范

  1.会计核算程序不规范。会计核算记录失去连续性,账务处理不能日清月结,甚至长达几个月。

  2.会计档案管理问题多。由于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形成资料分散,凭证当中出现掉页现象严重,最终导致档案资料管理一片混乱,一些村、组会计档案资料流失严重,事后难以核实考证。

  (三)推行“村财乡管”模式后存在的问题

  现在,各地普遍推行了“村财乡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各乡镇设立财务服务中心,在保证资金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级财务核算统一集中到乡镇财务服务中心,各村只设财会报账员,按期报账,会计核算由乡镇服务中心集中核算。几年来的运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相应问题。

  1.科学建账,及时全面核算不到位。乡镇财务服务中心根据各行政村移交的会计资料进行建账,设置核算账户,导致部分核算账户设置不到位;部分村组财务审批权限、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存在随意性;有的村组报账不及时、坐支问题经常发生;部分村组资产的核算不全面,账实不符,有物无账或者有账无物,有的没有固定资产账。

  2.业务纳管不到位。集中核算后,虽然村级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补助等正常收入、支出已纳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集中核算和监督管理,但有的村组将承包费、租赁费、公产变价收入等不移交核算中心入账,使部分收入隐性化,游离于会计集中核算之外,形成村组名副其实的小金库,使村级会计集中核算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各村实际资金运行状况。

  3.村务公开不到位。近年来,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实行阶段公开和及时公开相结合,但部分村这项工作仍不到位,有些村虽然建有村务公开栏,纯属形式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由于群众很少参与财务管理,更谈不上有效监督。

二、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有序推进、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强农惠农政策的稳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加大,面对日益增加的财政支农投入,农村财会人员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对其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

  (二)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是财政服务“三农”的当务之急

  全面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培训,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都知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而作为落实“三农”政策的骨干力量,农村财会人员能否学习好、理解好、掌握好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的“三农”政策,关系着这些政策能否又快又准地惠及农民兄弟。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抓紧实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帮助他们学习政策、提高素质、做好工作。

  (三)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是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必要保障

  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从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农民上访告状99%的案件与农村财务管理有牵连。因此,开展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显得十分必要,这既是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监督手段。通过开展农村财会人员培训,使农村基层组织能够做到利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就可以实现村务公开透明、融洽干群关系和发展农村经济,这就相当于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创建了一个绿色屏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