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地理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关于教育地理教学应用的研究论文

本文共计29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关于教育地理教学应用的研究论文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制度。从个体看,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但均衡教育不是统一型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面对众多的受教育者实施多样化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认真落实“差异教学”、“分层次教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事求是、因材施教,为智力水平不一、志向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成才的机会。

关于教育地理教学应用的研究论文

  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怎样体现教育均衡呢?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切都是预设好的,每个教学环节需几分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要设置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如何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都有所安排。由于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权威性和绝对性,过分强调教学的预设性,使教学变成了知识灌输的过程。学生常常不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就势必剥夺了一部分认知和理解有差异的学生探讨问题的机会,因此,这种预设式课堂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地理课堂教学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应该摒弃这种过分强调结果统一的课堂预设,多一份精心合理的预设,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演绎出精彩的地理课堂。

  均衡教育理念下的备课应是一种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预设,包含对目标的理解、对学情的了解、对问题的掌握等,寓含着丰富的生成性。正如叶澜教授说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预设要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课时目标弹性化

  课时教学目标是对一堂地理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设定。在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中,课时目标是由教师自主决定的教学目标。它的预设不仅要根据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性来确定。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的经验、思想会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所以,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只能是一个起点,而不是控制课堂教学进行的“最高指示灯”,目标的预设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可以包括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让学生有一定的目标选择余地,甚至能升降预设目标,以适合不同学生参与和发展。

二、教学环节板块式

  教学内容是依靠几个教学环节来完成的,而每个教学环节并不会完全照着老师的意愿去实现,备课中必须要对每个教学环节做出多种可能性的预设。而预设具有可移动性的板块式的教学环节,能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可能,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自由度,给教学过程留足空间,使教学实现真正的以学定教。如在经纬网教学时预设了经度、纬度、经线和纬线以及构成的网络这样几个教学环节。如果学生在辨别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按照预设,不及时去纠正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时,必然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管学生出现何种情况,由于课前已经预设出多种可能,做到成竹在胸,那么,教学中就可以顺应学情,将几个“板块式”环节的预设进行调动,根据学生课堂实际反映,对教学环节进行“块移动”,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课堂中需要哪一板块就随机的切入那一板块。这种板块式的预设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让所有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为顺利有效教学提供了保证。

三、学习问题开放性

  在教学预案中,地理问题的预设不妨开放些、“粗糙”些,适时提一些“大问题”,把课上得“大气”一点。这里的“大问题”是指要利用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的问题,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特别是在强调学生地理思考的今天,问题的预设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现实性、复杂性,留足学生的生成空间。对于学生来说,问题的预设具有生活的现实性,他们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畅所欲言,积极性自然高涨起来,这样就给了学生精彩的发现和想法提供了机会,留足了空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