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 正文

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0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加强农业产业创新

  创新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途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品、农业管理模式、农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创新都能够实现农业的转型与农业产品贸易的迅速交流。而在农业创新的过程之中首要做的就是利用好可利用资源,对于农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要加速融合,才能够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实现农业多种功能的有效扩展,比如目前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这一部分,还处于一个起步的、不完善的阶段,所以为了加强农业产业的创新,可以将第三产业中的电子商务带入,创新目前的流通方式,为农业与现代市场流通体系的结合奠定基础。并且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或者是冷链物流应用的过程之中,都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国内资源的最大程度配置,真正从根本上发挥了产业集聚效应[5]。其次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也要进行创新,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来加强对于目前农业的管理,农民不应该是经营主体的唯一,而是要将农业的经营主体多元化,农民个人、家庭农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都要全面发展,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会不断地创新,结合目前的常规技术手段,例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从而为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可能。品牌创建也是农业产业创新的一大出路;能够促进地区市场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品牌建设为指导,促进市场内部产销对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掌握市场需求量与自身供求量的基本信息,避免流通环节提升成本以及资源浪费,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与特色化。以黑龙江为例,在创新农业产业的过程之中就充分挖掘了地方文化,从而创新了发展模式,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配备相应的项目策划,例如黑龙江农产品博展会,在博览会中也能够针对地区特色品牌进行宣传,如:克山马铃薯、克东腐乳、大兴安岭蓝莓、东宁黑木耳等。另外还在城乡联合发展的基础之上,将创意农业也放入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之中,所以省内的资源与产品也能够形成良好的互补与共享的格局[6]。

结束语

  供给侧改革给予了我国农业转型一个良好的途径,能够充分挖掘农业自身的功能性与文化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生态农业环境,给予了农业更多的表现机会与发展空间。需要在充分把握供给侧改革与农业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之上,通过结构调整与产农业产业的创新实践,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社会化的服务,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以完善的宏观调整方案来进一步解决制约农业发展与供需结构升级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常丽锋.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7(3):163-164.

  [2]成康康.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9):141-143.

  [3]李文军,张芳.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农业转型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4):1-6.

  [4]郑新立.抓住重大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7.

  [5]杨锐.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6):952-956.

  [6]张应武,李董林.供给侧视角下农业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5):6-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