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评剧的表演艺术(第2页)

本文共计23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旦,包括老旦(如《六月雪》中的张母、《秦香莲》中的国太、《杨八姐游春》中的佘太君)、青衣(如《哭井》中的刘翠屏、《哭长城》中的孟姜女、《秦香莲》中的秦香莲)、花旦(正旦、玩笑旦、风骚旦,评剧统称为花旦或小旦,青衣、花旦两门抱的角色为正旦,象《花为媒》中的张五可、李月娥,《秦香莲》中的皇姑,《珍珠衫》中的王三巧,《凤仪亭》中的貂禅,一般则称为花旦)、刀马花旦(如《骂城》中的樊金定、《杨八姐盗马》中的杨八姐、银屏公主)、闺门旦(如《王少安赶船》中的张翠娥、《秦香莲》中的秋妹)、彩旦(如《花为媒》中的阮妈、《李桂香打柴》中的李金氏)等。

  净,包括大花脸、二花脸(亦叫破花子)、白脸末。评剧的大花脸类似京剧的铜锤花脸,如包拯。二花脸,招招架架,不以唱工为主,如《三节烈》中的李佩威。白脸末和京剧、梆子相同,如《凤仪亭》中的董卓、《杨八姐游春》中的刘文进等。

  丑,包括文丑、武丑两类。文丑中的个别角色,如金松等,又称三花脸。此行细分又有方巾丑(如《杜十娘》中的孙富)、袍带丑(如《保龙山》中的随和人)、腰包丑(如《占花魁》中的秦仲、卜乔,《黄爱玉》中的蒲贤,《赶船》中的张德)。但由于评剧历史较短,虽发展了行当,一些行当也积累了自己的代表剧目(如小生行的《刘伶醉酒》,青衣行的《哭井》,三小行的《开店》、《花为媒》),有的剧目(如《保龙山》)行当也较齐全,然而,除了生活气息比较浓厚,表演上比较自由、灵活这个特点外,各行表演艺术,并没有象其它古老剧种那样丰富,那样形成一整套固定的程式,它的表演始终处在不断丰富、发展、提高之中。

  以上是评剧艺术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做为一名年轻的评剧演员,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不仅要学习表演方面的技能,更要应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为评剧艺术的发展尽自己的努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