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1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其次,从理论上看,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走向大众和现实应用的必然。所谓传统美学,实际上就是思想家的美学,社会精英和贵族的美学,美学和艺术研究主要关注形而上的自我世界,很少顾及现实中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发展,而对美和艺术的需求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的消费逐渐由物质性的追求转向精神性、文化性的追求。而在精神性、文化性的追求中,审美无疑占有主导地位。这些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就将美学从传统的艺术哲学领域转向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广大领域。自然而然,关于这些实用领域内的美学和艺术问题,关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必须要有1门相应的学科专门研究这些现象。这样,作为1门新兴学科,重点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的设计美学就产生了。

2、研究对象

  在明确了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后,我们可以进1步探讨设计美学研究对象的问题。那么,在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统1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具体分析设计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首先,对设计美学核心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要处理好4对矛盾。

  第1,人与产品。传统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在产品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而现代设计不能把这种主体性绝对化,设计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结合和统一。

  第2,技术与艺术。设计直接受制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材料、技术、信息等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设计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设计要善于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及现代材料的审美特征。设计的艺术表现虽然是形而上的、超技术的,但必须要关注现实审美观念的变化,主动接受因技术变化导致的社会时尚、审美趣味等的影响。

  第3,功能与形式。功能是指与产品相关的基本功用、技术、理念等物质性因素。不同于纯艺术,设计首先注重的是现实功利性,这样,功能也是设计美的构成因素。同时,设计也要重视造型、色彩、装饰等审美性因素,这是人们对现代产品以及与产品有关需求的精神性要求。现实功利性和审美形式同样重要,忽视了功能,设计的物质内涵会受到极大影响。同样,忽视了形式,等于无视人们对设计的精神需求。

  第4,主观与客观。纯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属于主观性活动,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现行为。设计虽然也需要创作自由,需要主观表现,但这种自由和表现是有限度的,必须要符合客观要求。设计必须把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接受看作是首要的,设计更多的是1种设计师和社会大众相结合的客观活动。

  围绕上述4对矛盾,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1,设计美学的基本问题。

  1.设计美论。主要包括设计美的内涵、性质、构成,设计美的形态、风格,设计美的文化内涵,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美的创造,设计美的境界等。

  2.设计美学发展史。主要包括设计风格发展史,设计审美观念发展史,设计部门(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等),美学史等。

  3.设计部门美学。主要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美学、产品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工艺设计美学等。

  第2,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审美问题。

  1.设计师的审美。主要包括设计师的审美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等。

  2.设计审美规律。主要包括设计美与技术、设计美与市场、设计美与生产、设计美与形式法则等。

  3.设计审美观念。主要包括设计审美观念的历史形成、演变、现代形态、未来发展趋势等。

  4.设计审美趣味。主要包括设计的社会审美趣味、个体审美趣味,设计美的个性与共性特征等。

  第3,设计消费美学问题。主要包括设计消费的个人心理、文化背景、时代风尚、民族心理、信息反馈等。

  第4,设计审美教育问题。主要包括设计审美教育的内涵、途径、方法、实施等。

3、学科特点

  在明确了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后,我们再结合市场消费需求、技术生产的要求、艺术创造的特点等问题,来探讨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具体而言,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