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质量管理电力工程论文
本文共计26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测量质量管理电力工程论文
1工程测量质量管理在电力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一门应用技术,工程测量在不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电力工程设计中测量技术的应用有着更加显著的特征和重要性。具体到电力工程设计项目,工程测量不仅能够为电力工程设计提供各种数据资料,并且工程测量也构成了电力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促进电力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这其中既涉及到水文测量、地质勘探,还包括国家测量控制点以及测图控制网的建立等。若是缺少了必要的工程测量资料,则对电力工程设计工作势必将造成一定阻碍。在变电所及发电厂的输电线路及平面图设计方面基本采用的地形图设计的方式,因此于工程设计的对应阶段都需要由测量人员对相关图纸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交给工程设计人员,这对于工程设计人员工作开展是不可缺少的依据。由此不难分析,工程测量知识是电力工程设计人员应用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切实了解工程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从电力工程设计中工程测量的服务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在电力工程线路设计方面,运用工程测量技术解决跨越位置及线路路径的选择,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工程测量工作展开平断面图测绘、拥挤地段平面图测绘以及定线测绘等工作,除此之外,杆塔定位过程中也需要应用到测量技术。
(2)在发电厂设计方面,于厂址选择方面发挥必要的勘探作用,与此同时还在供水管线、水源地及灰管线实地勘察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对于电力工程设计而言还在纵断面测量和大比例地形图测量方面有着显著优势,这一测量资料是工程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3)在变电站设计方面,配合现场勘查环节完成站址选择工作,除了需要对变电站站址地形状况进行准确测量外还需要与国家统一高程与坐标系统进行联测。
(4)通过与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和水文勘察人员的统一协作对钻孔放样位置和洪水位最高高程进行测定,进而更加准确有效地服务于电力工程设计。
2电力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步骤
2.1电力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测量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具体的职责分工除了包括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的贯彻与落实之外,还涉及到技术作业指导和测量质量文件的签发,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争议和技术问题进行处理,对勘测设计文件记录卡进行审核和签署。最后,通过测量成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展开完成不同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
(2)将质量检查人员和质量管理检查机构控制在职权范围之内。对于测量质量检查人员及质量管理检查机构而言,除了需要负责质量管理的年度质量计划编制及日常工作外,还需要在技术标准要求下深入贯彻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完善现场作业检查和质量监督环节,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开展对应的内部质量控制及审核。
(3)优化生产人员岗位职责。在相关规程标准下提高规范化作业的基本要求,切实保障电力工程测量工作的实施质量,这是由于产品质量与测量工作有着直接联系,因此质量责任意识的形成不可或缺。作业人员需要在测量大纲的要求下完成对应的测量指示,且承担作业成果的质量责任。
(4)通过工程测量质量负责人制度的建立明确测绘项目中项目质量负责人的.直接责任,这对于测量质量管理而言至关重要。
2.2电力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
从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完整性出发,完善的测量质量管理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测量计划、中间检查以及测量成品质量控制。
(1)测量计划的制定。工程测量大纲的制定需要切实与测绘合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相符合,选择科学的作业手段与方法,明确作业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并对应质量控制措施。测量技术人员通过对现有勘测文件的分析针对存在问题予以纠正,完整内业整理、原始记录验收和测量质量文件编制等工作。与此同时,现场作业原始记录也是测量技术人员的岗位工作之一,在检查仪器设备后以校审意见为依据对勘测文件进行修改。测量作业过程需要与质量目标相对应,在行业技术标准要求下由专业人员对执行情况展开监督和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