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英语课堂教学问题研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制定适合班级群体的课程计划。许多老师在民办高校授课的时候,尤其是英语老师,往往将每个班级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制作的完全一样,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和要求,对于学生的课堂也起不到一个帮助和促进作用。倘若针对于每种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亦或者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的变动,在课堂效果上都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给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英语课堂上,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关于该类专业的英语词汇或者奇闻异事的文章进行阅读,在艺术设计专业方面,可以添加有关本专业的新闻或者发布会的视频。这样一来不仅会拉近跟学生的关系,更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上课的良苦用心。
随着学校的不断扩招,民办高校的学习质量在不断的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学生自身的人生态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样那样的英语课堂问题是可以得到纠正并且改善的,原因很简单,人的主观能动性会远远大于或超出实际物质水平的限制,学校的档次和头衔并不是衡量一切的资本,倘若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好学生英语是一件很轻松且简单的事情。对于民办学校毕业的学生而言,倘若具备相当的英语交流能力,势必是一张能够遮盖住学校“含金量”不够的金牌,势必会帮助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贾冠杰.中国英语再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3(03).
[2]吴小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发展.2013(02).
作者简介:佟星(1987-)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英语专业,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