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的教育理论论文(第2页)

1 次下载 2 页 258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从美术这个学科来说,高中美术课教材内容门类多、样式杂,知识的深度却减缩了。我认为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备课、授课的时候,自觉地去延续有关课题的广度、深度,扩展与课题有关的知识面层次。课堂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客观存在的美,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更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使他们去获得与美息息相关的文化性知识。果戈理曾经说过“了解艺术,发现它们的内涵,会给灵魂带来高雅的气度和美妙的美,会把人提高,会让你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蕴含”。任何艺术作品都关注展现美、文化、冲突、矛盾的内心世界的表达,通过对生活感受的敏感性,力图透过表象揭露更本职的东西。在艺术作品中滋润了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传统的国画作品——浸润了独特的传统儒家(中庸之美)、道家(朴素之美)、释学(无欲之美)的影响,参融了其中的哲理和文化性,艺术作品之中便滋含了一种文化的涵养性和笔墨的韩实行。因而在设计有关国画课题的时候,首先应顾及这一点,把知识扩展到中国文化这一层面上,否则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本质之美。而在讲西方艺术作品时,教师应当首先考虑到西方独有的宗教观、社会、历史。

  康德在他的“审美意象”概念中曾提到过“审美的意象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王朝闻先生也说过“艺术作品、艺术形象,其实可以说是有利的诱导物,可以让欣赏者利用他们艺术形象联系生活、联系文化,学到其他的很多学问。”③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顺应世界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重视起来的时候了。素质教育下的艺术教育我理解为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思维性,注重文化素质、情感伦理的加强,定位于多元、素质化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强调艺术教育的知识联系扩展性。让艺术走出少数人了解的狭隘的纯粹艺术圈子,吸收我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文化的营养,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艺术体验。对于美和旋律产生和谐的情感。作为素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去看,如果没有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艺术教育。现在,在全国闻名的北京第八中学已经非常注重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通过选修课、艺术节,活跃了学校的气氛,同时培养出了很多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正如其校长所说“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能培养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概论》

  2《古今教育名言录》

  3《王朝闻文艺论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