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下乡心得体会3000字(通用13篇)(第11页)
8 次下载 19 页 3384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支教的生活是艰辛的,农村的教师生活是城市无法想象的,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教师队伍团结互助,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餐桌上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交与我们的任务。
这些山区孩子们的共同点一样,他们家庭贫穷,所以他们要不懈努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境遇。他们的家离学校很远,所以他们得起得很早走很长一段路程到校上课然后一直到下午放学回家。他们尊敬师长,他们吃苦耐劳,他们礼貌谦让,他们热情积极,但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和城市却是天壤之别,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很难想象21世纪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山里孩子们学习的硬件条件是那么差!在这里向感动中国里的那些在山区坚持几十年的老师们致敬!毕竟我们自己能力有限,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尽可能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尽管吃的住的不尽人意,但孩子们是憨厚淳朴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抹去我心中的阴霾,在这里,我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课堂上,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我真想把一切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我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
支教的时间转眼稍纵即逝,不想道别离,却无奈要别离。一直都觉得支教是一件非常神圣、离自己非常遥远的事情,没想到今年暑假的支教活动,却园了我的支教梦。这也是一次历练与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清楚自己以后的方向,永远忘不了那山上的第一缕阳光,那是梦的方向,让蒲公英越飞越远,越播越多!
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下我点点滴滴记忆。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我们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团委的支持和系党组织的带领下,我们 “牵手石化储运,共促科学发展”暑期实践团队的活动已经圆满结束。
三下乡为的是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为出社会做了一条道路。只有真正的投入其中去,才能够领略到当中的道理。在活动中每一位同学都互助、互爱。在一个合楷的气氛中开展活动。不论是活动的前后,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开心的心情,对突发的事件能够保持冷静,以平常心来对待!我们队员之间保持良好的联系,外出事先报队长得到批准。我们每个人都记日记,记录着当天的生活点滴,每2~3日进行工作小结。
最新三下乡心得体会 篇9
科技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知识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实际能力显得越发重要。而由于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一味待在校园学习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为了改正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错误做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生,我们数学与统计学院举办“三下乡”活动。希望通过“三下乡”,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认识自己的不足,也让同学们体验农村生活,了解现如今农村的状况,并结合发展,探究社会发展带来的利弊,进行自我反思。
在这短短的六天时间里,我们有过感动,有过心酸,有过无奈;我们品尝了酸甜苦辣;也让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懂得了组织纪律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让我体会到了教育对一个村,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
以下是我此次“三下乡”活动中的收获和反思:
一、坚持就是胜利
此次“三下乡”活动,我们来到了XX小学,一个全村每人年平均纯收入只有6250元的贫困乡村。这里交通极其不方便,大部分都是泥路,一到下雨天,泥路便会积水,车辆和人都很难行进。而我们“三下乡”队伍来到村的第二天,一大早便下起了中雨;加之村民分布比较散,每次走访调查,我们都要走上大半个钟的泥路才能看到村民,这无疑给我们的调研增加了难度。而且现在正处在农忙时期,大部分的家长都外出收割稻谷,我们的调研对象又是家长,要如何才能做好我们的调研呢?这又是一个难点。对于没怎么受过苦的大学生而言,体力劳动是我们最头痛的致命伤。六天的时间里,我们每天不止要六点多起床准备,还要走泥泞的泥路,还要收割稻谷,上山除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次上山除草,我们下午两点半出发,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我们的劳动基地,那是一座用来种黄栀子的山。我记得当时山上的温度高达33摄氏度,我们的队员有的还没戴帽子就直接暴晒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这样几天下来,我们的两个队员感冒了,尽管重重困难,我们还是坚持到了最后,我们不止完成了报告,我们还学会苦中作乐,收获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