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互助教学探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7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完善互助教学的教学流程

  互助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去学习。所以,互助教学的教学流程通常由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讨论三部分组成。第一步,课前预习,在采取这种教学模式之后,学生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要点以及难点,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在课堂的自主学习和分组学习中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如果课前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那么课堂上很可能会出现两两相看不知所措的情况。在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组,让一个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协调,让他们进行互助式学习。同时,还要选出一名小组长,维持好学习的秩序,起到带头作用。第二步是课堂学习。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讨论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全局进行宏观把控,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抽象的、难理解的问题。最后一步是课后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所在和不足的地方,提出完善的意见。学生也可以相互之间讨论学习经验,汲取别人的优点,总结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综上所述,我们主要讨论了互助教学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方法。互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更适用于大学课堂,它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