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项目工作室制”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4 次下载 2 页 305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项目工作室制”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目前,我国的包装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应的,包装人才的培养工作就被带动了起来,因此包装设计教育工作也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主要探究了高职高专院校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的教学与实践。主要结合了高职高专院校包装设计课程的特点、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教学与实训模式、教学团队以及创意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以学校和企业联动为基础,探究包装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采用工作室项目化教学方式的改革模式。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工作室制”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且学生实践机会更多,同时又进一步完成了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项目工作室制”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关键词:包装产业 高职高专院校 教学模式 项目工作室制 包装设计

  引言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中,包装创意设计人才是十分紧缺的,所以对于包装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包装创意设计人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其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因为包装设计课程对于包装创意设计人员来说,是最基本的一门课程,要想做好今后的包装创意设计,必须对这门课程加大学习力度。

  一、包装设计课程的特点、目标与职业需求分析

  1.1 教学设计要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对于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内容,必须要符合其职业岗位的要求。

  首先,课程内容应该是以包装印刷行业的岗位工作内容为主,教学的过程应该与岗位的工作流程一致。其次,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还要注重实践。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包装工作室就是很好的教学实践平台,教师应该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将“教、学、做”三者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

  此外,包装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技术的综合学科,所以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还应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的修为。

  1.2 教学实施要体现人才培养和课程目标

  包装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遵循的就是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和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其合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和丰富的设计经验的人才。

  另外,在进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时,应该教授学生包装创意、结构、材料工艺知识和设计软件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1.3 教学结果要满足提高技能推动就业需要

  包装设计课程是一门设计类的课程,它在我国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开设历史。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商业平面广告、包装设计印刷等。但是在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努力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得毕业的学生有更加多的选择权力,最终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得以广泛普及,加上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对其这方面知识的传授。

  但是,在我国近年来设计教育的现状却是不容乐观的。虽然我国今年创意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远远不够。目前设计产业的一个瓶颈就是教育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包装设计理论往往落后于设计实践的需求。因此,培养出市场和职场需要的,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设计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项目工作室制”教学与实训模式分析

  2.1 项目化教学与实训

  在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是当前的一大特色,而这种项目化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独立的任务。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使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工作,通过完成教学活动中的项目来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新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使企业更加满意学生的质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