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如何抓好警犬使用效益(第3页)
本文共计43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其它条件除带犬民警、警犬和犯罪现场三个基本条件外,其它如现场指挥者的决策条件、警犬使用的时间、到达现场的交通方式、现场作业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都将制约着警犬使用。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满足警犬使用的条件,才能达到使用的目的。上述警犬使用的条件,对使用警犬来说都是必要条件。因此,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都将影响,警犬使用的最终效果,甚至导致警犬使用的失败。任何使用警犬进行现场作业的人,都要明确这一点。
五 正确选择警犬使用的方法警犬使用方法,即带犬民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作业的具体形式和办法,是警犬使用内容的具体运用。目前的方法有很多,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利用警犬进行识别气味作业的方法,主要有警犬追踪、鉴别、搜索、搜尸等。利用警犬进行护卫作业的方法,主要有追捕、防暴、巡逻、警戒、押解、救护、守候等。警犬使用的方法应根据实战需要来选择,并且可以将上述方法相互结合使用,达到使用目的。
六 科学评价警犬使用效果警犬使用效果是警犬在实战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由于警犬使用的现场条件不同,所以警犬的使用效果也不尽相同。可根据在实战中发挥作用与否及发挥作用的大小进行评价。
警犬在刑事案件现场中使用警犬,其使用效果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直接破案,即警犬通过追踪、鉴别、搜索和追捕等作业,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二是协助破案,即警犬通过追踪、鉴别、搜索和追捕等作业,找到犯罪物证或提供了破案线索而破获案件。三是没有起到作用,警犬作业没有结果或结果不能使用。不论警犬使用直接破案,还是协助破案,都是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或提供有价值的侦查线索。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警犬鉴别的结果只是作为案件侦破线索和依据,而不能作为法庭证据使用。在国外,有些国家如荷兰、日本等对警犬鉴别的结果予以有条件的承认,并作为法庭证据使用。
警犬在安全防范现场的使用,其使用效果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兄。一是圆满完成了一定工作任务,如警卫、安检、救护等工作任务,起到了防范作用。二是阻止或减少了不良后果的产生,如有效制止暴力犯罪的继续、阻止群体性治安案件事态扩大、减少案件发生的可能性等。警犬在安全防范现场中的使用效果是十分明显而有效的,但是往往难以量化,因此需要正确评价警犬使用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