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第3页)
1 次下载 页 6084 字【 字体:大 中 小 】
4.数字化媒体与课程整合程度不够。被采访的教师表示:“我们基本就是直接运用多媒体设备,课文中的插图、音像、影像资料通过搜索直接展示给学生,个人制作多媒体教材比较少。”在访谈中,有的教师认为学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是教师们并不理解学校重视这些的实际意义。大部分教师不会自己设计与制作课件,这就导致从网上搜索的课件虽多,但是没有一种适合该地区学生,导致学生兴趣只是一时的,学生的关注点停留在课件表面。
二、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议
1.举办教育信息化讲座
下乡讲座,利用附近大学的教育信息化方向的专家力量,在全军乡农村进行讲座。这里的讲座,不只针对小学教师与领导,还有家长。让小学教师知道怎么样的课程才是符合信息化发展目的的课程,探索合适的授课方式对自己的学生施以教学;让家长了解当前国际教育形势,让大家了解信息技术课开设的原因与目的,以及了解怎样督促自己的孩子合理利用网络去学习与生活。
2.提升教师应用数字媒体授课的能力。教育部门制定具体培训方案,先从各小学教师中选取学习能力强的教师,参加教师的再培训,培训者从附近高校的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中邀请。在教学方法的培训方面,先让小学教师相互讨论,总结该地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培训者的帮助下,提出适合该地学生的教育方法。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方面,设置上机考核,评选优秀教师学员。在教师受培训后回到学校,学校利用周末的时间开设培训课,让参加过再培训的教师向其他教师传授所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后,全军乡各校互派代表,评价对方学校的授课效果并让高校专家重新指导,在总结新问题的基础上和全军乡农村小学教师一起讨论出新的教学对策。
3.鼓励教师积极制作并共享教学资源。每个地区学生的兴趣、对操作性课件的使用习惯都可能有该地区学生自己的特点,所以不可能让一个部门独立完成。首先强调教师的对教学课件的共同设计与制作,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育部门必须给农村小学配备一小部分的教学设计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是大学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由他们去到各校集中培训一部分有兴趣的教师。各位教师从小的学科教学课件开始,逐渐制作出成熟的课件,让学生来评价。在课件改良并得到学生一致好评后,再向更多地区推广。并且建立课件库,由各位教师去充实它。
三、总结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教育信息化在偏远地区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复杂问题:单一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资源;“班班通”没有被农村小学教师有效的利用起来;数字媒体被单纯地作为平常教学的补充材料,没有与教学内容真正结合;小学教育更加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数字媒体的应用似乎不符合农村小学教育的兴趣。虽然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国家全局型的问题,但在针对农村小学时,我们要利用农村优势,鼓励农村小学走出独特的教育信息化之路。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第3页) 篇3
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在无形中随时处于信息共享的状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在教学活动中,也有很多学校引入了信息化教学技术,并将其加以广泛运用。采用信息技术方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具有非常明显的劣势,城市里的孩子一般在家庭资源方面比较有优势,很多已经上六年级的农村孩子还从来没有见过电脑,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信息教育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小学信息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1.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教学的认识及观念存在偏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在老师看来,信息技术课就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面,将教学提纲跟学生说一下,便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是直接改为上自习课。信息技术教案应该注重怎样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把上信息技术课当成一种乐趣,进而学好信息技术。笔者建议信息技术老师完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上机操作,这样学生一定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也会提高。

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现状及对策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第3页)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