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国内电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趋势论文

本文共计31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国内电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趋势论文

  2005年的《超级女声》,是中国音乐综艺节目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第一个爆款。近几年来,卫视平台音乐类节目数量居高不下,老牌节目与新节目争相斗艳。在卫视综艺遍地开花、网络综艺层出不穷的今天,音乐综艺节目的竞争格局愈加激烈。各卫视立足自身特色,对音乐类综艺节目进行积极创新,不断寻求差异化发展。综合各大卫视比较有影响力、有特质的音乐综艺节目进行分析,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具备如下特点。

国内电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趋势论文

  1音乐综艺节目品质提升,呈现出音乐类型细分化、分众化的趋势

  在《超级女声》一夜爆红后,一大波电视台蜂拥而上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一时间群雄乱战,选秀资源过度消耗。经过一段时期的沉淀,各卫视纷纷另辟蹊径,深耕特定领域的音乐选秀竞技。新推出的选秀竞技节目或关注某一特定音乐类型,或限定某一特定人群参与,更注重音乐类型的推广和节目品质的提升。从女性音乐真人秀到少儿音乐真人秀、从专注民歌选拔到专攻电子音乐的推介,越来越多音乐综艺节目开始向特长型节目发展,以“术业有专攻”的方式打造音乐综艺节目。

  一些音乐节目选取多种音乐类型的一个子类,或者子类中的某种具体音乐表达方式来竞技。例如,深圳卫视《清唱团》玩转阿卡贝拉这种纯人声无伴奏独特的音乐形式,主打音乐创意团队秀。江苏卫视在2016年6月中旬推出了《盖世音雄》,主打电音概念,在综艺节目领域首次通过专业歌手竞技将电音带到大众的视野范围内。2017年2月,安徽卫视推出了《耳畔中国》,聚焦中国风音乐,主打民歌竞唱。未来专门针对民谣、摇滚等音乐子门类的音乐类节目或许将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另外一些节目则专注于某个特定群体音乐人才的选拔。2015年,安徽卫视推出的《中国农民歌会》,别出心裁将参赛选手限定在“农民”这一特定群体中。湖南卫视《中国新生代》、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江苏卫视《歌声的翅膀》均以儿童音乐竞技为内核。其中《歌声的翅膀》更是以传承民歌精髓为宗旨,定位少儿民歌成长音乐节目。湖南卫视《女人如歌》和东方卫视《妈妈咪呀》则不约而同将目标锁定在了女性身上,节目聚焦女性群体和她们的音乐才艺,讲述背后感人的故事。这种音乐节目的再细分,实质也是对受众的再细分。节目都是围绕某一核心观众群而制作,在稳定这一核心观众群的基础上,扩大观众群体的外围。

  2从个人到团体,偶像养成题材成选秀新宠

  “偶像养成”是从日本、韩国演艺圈传入中国的一种培养艺人的机制,将“练习生”(选手)的培养、训练过程以及出道前层层选拔的历程打造成综艺节目,以积累粉丝和人气。节目的注意力从“选”拓展到“养”,从单人选拔演变为团体培养,以最大程度来聚集人气和关注度。这类节目往往和网络紧密结合,善于结合最新的技术手段来达到“养成”的目标。去年浙江卫视的《蜜蜂少女队》、东方卫视的《加油美少女》、浙江卫视《燃烧吧少年》等都属于团体偶像养成类的综艺节目,旨在通过节目推出人氣偶像组合。观众不仅可以在节目中看到成员们的成长和蜕变,也能通过网络多维度分享到台前幕后的种种,最大程度参与到偶像的成长历程。

  3玩法翻新,用游戏、娱乐的形式来包装音乐

  在传统的选秀模式和竞演之外,音乐类节目有从强调音乐的专业性向内容娱乐化过渡的趋势。2016年悬疑推理类音乐节目大行其道,节目中融入观众实时互动参与的游戏理念,放大悬疑推理的元素,改变了音乐节目单纯的欣赏功能。《蒙面唱将猜猜猜》《歌手是谁》《谁是大歌神》《看见你的声音》《隐藏的歌手》等多款音乐节目都加入了推理因素,通过设置假唱、模仿、猜身份等环节,在歌手身份上大玩悬疑,而明星猜评团也推波助澜,大放烟雾弹,制造出种种悬念来吸引观众注意力。深圳卫视引进欧美模式的《对口型大作战》,则是用“对口型”的方式重新呈现演艺领域内的各类经典文艺表演,完全是以“假唱”代替“真唱”,以明星表演代替声音演绎,以反差做噱头。看起来是音乐节目,实际上与音乐技巧本身无关,更偏向喜剧娱乐类型综艺。真正的音乐类节目核心,是好音乐和具有优秀唱功的人才。专业类音乐节目的成败,主要依靠“音乐性”。而以音乐为载体的娱乐属性节目,实际是在这个主类型节目之外衍生出来的一些综艺节目,节目的成败主要依靠创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