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通用9篇)(第5页)

2 次下载 6 页 964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无论是何种形式,在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都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使学生把活动课上所获取的心理体验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指导实践。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最后帮助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显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得多。

  4、课堂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强调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而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引发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要重视教师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及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开放自我,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学生的讲话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思想,教师都应予以包容。

  也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作为教师,应倾情地参与活动,充分地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认真地倾听学生,耐心地启发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在这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着活动的每一步进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的自我体验,获得情感的触动,愿意积极地进行自我探索,心理确实获得改善和提高,教师富有智慧和启发的课堂评价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心理教师平时要注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关注兄弟学校的动态,吸取先进地区的经验,力求把课上得更好。

  总之,若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在活动过程中,能让学生获得心理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对心理的影响,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 篇8

  乘着市教育局的精品课程的风,使我有机会更好地设计自己的课程,也让我在其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也成长了许多。如:学会了规划一个完整的课程,更注意教学的设计及引导语的使用,作为一个项目的主持人,学会了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等等。以下是我上完《乘坐生命的列车》的点滴想法:

  一、教学的设计

  导入新课 生命初始时(出生) 生命过去式(童年) 生命现在时(青春) 生命将来时(未来) 观看《人生旅程》、结束。本课的教学设计我自己是比较满意的,热身游戏设计得非常巧妙,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课题,整个教学思路清晰,层次递进,且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节课是我上了几次以后,改了又改,在四改后才定下来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教学思路设计方面多下工夫,因为教学思路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

  二、课堂的组织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课堂上,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学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为了使课堂进行的顺利,我首先组织好流畅的衔接语,做到教学各环节的自然过度。课堂上,学生在解决有些问题时会有难度,需要教师的启发。我对学生的启发、学生发言的评论能做到简洁、一针见血、简洁、提取精华,而不是单纯的重复。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如何做好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值得我深入学习的。

  三、丰富的情感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需要教师面带微笑,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每次上课我都能做到教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神态、动作去引导、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心理课得到收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