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模式创新与实践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1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要加强指导教师全过程管理以课程转换方式开展CMAT认证,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此,师生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加强全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对于选题、调研、写作、提交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与学生一起完成任务,真正帮助学生在全过程中受益,并形成口碑效应,使CMAT认证能够长期开展下去。
要建立稳定、充足的实践基地《营销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学生必须深入企业调研。实践基地建设是CMAT认证项目成功的关键,也是制约CMAT认证开展的“瓶颈”问题。要动员各种力量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分散性的实习单位,拓宽实践渠道。同时,可以聘请企业人员担任第二指导教师,制定学生深入企业实习的各种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调研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校企联合培养市场营销经理助理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扬,魏拴成.市场营销本科课程体系设计及专业特色培育[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5-9.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营销总监、经理执业资质条件[OL].[2009-07-12].http://www.cmat.org.cn.
[3]宋彧.CMAT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探索[J].市场营销导刊,2008,(4):13-15.
[4]宋彧.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35-137.
[5]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48-51.
[6]葛建民.中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56-58.
[7]唐玉斌,陈芳艳,等.“3+1”教学模式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中的运用[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03-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