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的特点及教育转化策略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这类后进生的特点是:机敏灵活,潜力很大。但唯独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得过且过,把学习视为一种精神负担,为完成任务而整日混。他们往往是一些“有聪明智慧不往正道上用的‘歪才’学生”。对这类后进生的.教育策略是:一要有热情,用教育的力量、诚挚的师爱去感化他们;二要有韧性,要有长期教育的思想准备;三要有教育机智,要从他们的聪明潜力中找出最佳教育的突破口,抓住时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之品学都得到提高。
第七种:品劣、学劣、智劣型后进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
这类后进生的特点是:学习成绩低劣,兴趣不稳定,不通情理,行为乖张,智力滞后。这类后进生是教育工作中的难点,在教育他们时,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就是:决不能嫌弃他们、鄙视他们。而是要从多方面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以求得他们今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以上主要对后进生进行了个体的分类,简单地分析了各类后进生的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矫正方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懂得不同类型的后进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外,还必须懂得对待全体后进生所应采取的三条共同教育策略:
第一,要充分信任尊重后进生,教育实践证明,信任和尊重后进生,这是一种强有力的使后进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理想、调动全身心力量进行进取和转变的重要精神因素。
第二,要树立后进生并非全后进的观念和思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优秀的运动员当中,有许多人中小学时学习成绩不佳,可后来竟成为国际体坛上的佼佼者。
第三.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后进生目前的后进只是暂时的。应给他们转变和进步的时间和机会,充分地信任他们,用希望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帮助和教育,切实遵循后进生的教育的规律和原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最大程度上成为品优、学优、智优的“三优”型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