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写作 > 正文

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研究方法(第2页)

本文共计58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知识扩展:学术论文写作的九阶段

  1、思考论文雏形

  在正式开始之前,花5到10分钟来沉淀心灵吧!写下任何盘旋在您脑海中的事情,无论是需要完成的差事或是所担心的事,而呈现方式则随个人喜好,条列式、树状式、或日记型式都可以(写日记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脑袋在想什么)。

  有时候我们会被一些枝微末节的小事所困惑,所以坐下来,写下任何想到的事情,如此便能屏除那些让人分心的想法,甚至想到一些对文章有帮助的点子。无论如何,在开始写作前先把脑袋净空;在开始写作后也可以将笔记本放在旁边,随时写下那些出现脑海里零零散散的想法。

  2、查询资料并且做笔记

  不要只是阅读资料,要主动且专注地做笔记。做笔记最好的方法之一是1950年代被提出来的 Cornell Note Taking System 。Cornell笔记页分为三个区块,右边较大的区块为笔记区,让您一边看书/听课一边写下笔记;左边的小区块则用来记录重要的主题以及相关的想法、问题等;下方小区块则用来写下简短的摘要。

  3、脑力激荡与构思

  您不一定会需要这个阶段。假设您已经做好文献探讨并整理好手中的笔记,那您应该十分清楚自己想论述的各个论点,接下来要做的只是将各部份的笔记组合成一篇文章。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难题而被卡住,或是在一个段落里要结合很多不同的想法,这时就需要其他方法来帮助我们澄清思绪、架构文章。首先进行脑力激荡,给自己五分钟时间,快速且毫不犹豫地写下任何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点子,不要花时间过度思考某一个点,即使毫无章法,仍要写下任何想得到的东西。此外,在您完成论文写作前,请不要丢弃这个随手的笔记,有些想法在当下或许看似无关,但却可能在之后忽然变得极具意义。

  4、以心智图构思架构

  以心智图的方式呈现脑力激荡所得到的结果,藉此整合想法并建立文章架构。心智图法为Tony Buzan于197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辅助思考的工具,Buzan强调图上的每一个主题都存在着关联性,由一个中心主题出发,在延长线上衍生更多新的想法。心智图能刺激您的思考,藉此激发更多想法,并帮助您厘清复杂的概念。

  5、整合心智图并开始安排段落架构

  在完成资料搜集和脑力激荡后,便可以开始写下一些简短的文字,这些文字就像会议摘要一样,为一篇论文的基本架构。在参考过许多不同的方法后,我们选出七个重点做为文章架构基础。在您开始撰写文章或其中一个章节前,请先浏览以下七点并各写下一个句子。

  焦点:广义上的重要事实或相关故事

  文献:有什么已经被研究过了?

  缺口:有什么是缺少的?

  迫切性:为什么这个东西现在很重要?

  问题:有什么是需要被探讨的?

  方法:该如何进行研究?

  意涵:有什么实际上或哲学上的影响?

  参考:Gerald Graff, Barbara Kamler and Pat Thomson, Karen Kelsky, Inger Mewburn

  6、在简述中加入想法,并填入段落架构

  如果手边有已经整理过的笔记,请直接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新的档案,并尽快将每个笔记间不足的地方填补起来。若先前没有留下任何笔记,则尽可能地一次写下所有想说的论点。

  这个阶段是利用写作来反思您在研究中所获得的东西。在此阶段所写下的东西并非是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而仅是为了帮助自己思考。对许多人来说,要一直到这个阶段他们才能真正厘清自己的思绪、明白自己将如何架构眼前的研究论文。

  例如,您可能想将某现象与理论作连结,但直到开始写作才了解此连结背后的意涵,并真正将理论与现象结合。此步骤的重要性在于,透过写作来帮助您重新整理脑海中的想法,厘清先前想不通或未曾发现的盲点。

  尽可能加快此阶段写作的速度,以确认您是否已收集足够的想法和论点来写作文章。如果您能一口气将脑海中的想法写成粗略的草稿,便能立刻得知已完成的研究是否能与您所欲论述的观点或手中的写作结合,或者发现这些论点仍然不足,需要更多阅读或做进一步思考。只要尽可能写下您的想法,任何形式都可以,不需要过度思考或着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