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受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具有上百万的劳动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这就导致了农村的生产效率低下,在工业的发展规模上占据着重大的地位,但是生产力却得不到发展,生产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在服务行业我国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经济发展中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不到提升。城镇化的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的资源和人口向城市转变,有效的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农村的劳动力为城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剧,我国的服务行业也在逐渐的兴起,在城镇化建设的伴随下我国的服务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改善了我国服务行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三、结语
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城镇化的建设水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城镇化的建设发展中各级应该充分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掌握国情的基础上加大城镇化的建设规模,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按照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各个产业的建设情况,应该制定合理的机制,要有效的促进城镇化的建设机制,使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得以平稳、快速进行。
参考文献:
[1]汪小欣.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商场现代化,2015.
[2]卢慧黎.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2016.
[3]常青.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经贸实践,2015.
[4]吴志峰.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经营管理者,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