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精选22篇)(第4页)
本文共计263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如把全班人数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2人占几分之几,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分东西的情景,分别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分数表示分得的结果,并对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这样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看了刘全祥老师的文章,我汗流浃背。自己在上完《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时,根本没有认真地去梳理。还是刘老师精辟的分析与拔高地“解读”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鼓起勇气,谈谈自己在上这节课时的一些想法。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一直以来备受专家和教师的关注,信手翻阅各种杂志、点击小学数学教学网站,有关本节课的案例设计和分析各有特色。特别是看了《小学教学》2010年第一期张殿宙先生关于《“分数”教学中需要澄清的几个数学问题》有一些感悟,产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分数怎样定义?
首先,我们要问,分数怎样定义?一般地有以下四种:
定义1(份数定义):分数是一个单位平均分之后中的一份或几份。
定义2(商定义):分数是两个数相除的商。
定义3(比定义):分数是q与p之比。
定义4(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
在我们现有的教材中的定义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样定义的好处是直观,明白易懂,强调了“平均分”,特别是对“几分之几”做了贴切说明,对理解以后的分数运算也有重要的价值。
但是,用份数定义分数,也有一些问题。首先,一份或几份的说法,仍然和自然数靠得很近,没有显示出这是一种新的数。其次,平均分一个月饼之后的的一份或几份的说法,常常会误解为分数总小于1(比一个月饼小)。最后,由于份月饼或其它直观图的思维定势,不能适当选择单位,形成思维上的僵化。
分数的真正来源,在于自然数除法的推广。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三份,得到有确定大小的一块。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量,依除法的意义,应该看做1÷3所得的商。可是这种除数大,被除数小的的除法,如果运用以前的知识就成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分数”这个新朋友就闪亮登场了。这样,就突出了数系扩张的本质。因此,分数的份数定义可作为教学起点,但是,不宜过分强调,应该迅速向更抽象的分数定义转移。
在备课之初,我努力想摆脱“份数”的定义,努力向除法和比的意义靠拢,但这样做似乎在行进的过程中竟然“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是什么了”(魏彬评价),因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认识在五、六年级都安排了专题进行学习。于是,我又把教学目的进行适度回归,重新回到“份数”的定义上来,只不过突出强调学生借助直观的操作和数线模型,沟通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其次,分数的定义怎样演绎?
分数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数学教育家史宁中教授的《数学与数学教育》一书中,有一节专门讨论了“如何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它代表一件事物的一部分,其本质意义是它的无量纲性。分数无量纲性的意义在于,可以把事物许多不可比的状态变为可比的状态。
在过渡到分数的本质意义时,张殿宙先生指出:“分数是相对于整体‘1’而言的。在数射线上的0和1之间,标出、、等,乃是认识分数关键的一步,及早进行,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数线是一个半抽象模型,它是“圆模型”和其它平面模型的“再抽象”,可以充当分数的“份数模型”像“除法的商”定义过度的几何载体。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分数的大小。无论是一个,还是一些,都是单位“1”。这样表示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它的单位是抽象的“1”。虽然与圆片、三角、长方形等几何图形相比,较抽象,但任然是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分数的含义。其次,这是数轴的雏形,学生早在学习自然数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这样就很好地沟通了分数与自然数之间的联系。


经典毕业论文致谢信
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信范文
辽宁何氏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优秀会计硕士毕业论文致谢信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信模板
小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浅谈钢琴触键
浅谈奥德修斯与西方古典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华】
2021年论文致谢词300字(通用6篇)
关于本科论文致谢(通用15篇)
舒曼歌曲中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浅论音乐的节奏
浅谈音乐赏析让音乐走入学生的心灵
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精选5篇)
音乐系毕业论文-分析巴赫BWV846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征
“古典园林,精致江南”
古典分配理论探源
对古典文论的几句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