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第9页)
5 次下载 19 页 2979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激发兴趣:问孩子喜欢雪花吗?请幼儿像诗中说的那样也说一句话。
(1)幼儿自由组成小组,练习仿编,教师引导。
(2)小组相互交流练习。
六、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里玩音乐游戏《小雪花》:
教师佩带“北风”字卡扮演北风阿姨,幼儿扮演小雪花,一起玩音乐游戏《小雪花》。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第9页)7
说教材:
今天我所执教的这节活动是大班上册,语言领域的一首快板书——《吹牛皮》。《吹牛皮》这首儿歌是“我真棒”这一主题活动中的第一个内容,它是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中唯一一次呈现的一种以快板为艺术形式的儿歌。儿歌内容浅显,叙述了一种昆虫——两只蝈蝈见面后,互相吹牛皮,说大话,吹嘘了许多被自己吃掉的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而最终丧命于一只大公鸡的故事。儿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铿锵的语言魅力,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给孩子们全新的听觉感受,初步让幼儿了解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并在学习说快板的基础上,感受快板书中的语言和节奏的特点。根据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我制定了本次教育活动几个具体的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快板,初步感知快板的韵律和节奏。
2.能力目标:读出快板的风趣幽默,能根据节奏进行自我创编。
3.情感目标:学会快板书,表演出快板的乐趣,有尝试表演的欲望和兴趣。
根据教育目标,我确定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
学会快板书,有参与表演的欲望和兴趣,并能自我创编。
说幼儿:
孩子的已有经验告诉我们,他们对快板这种曲艺形式并不熟悉,如果有个别孩子听说过“快板”这一名词,我猜想也是从电视节目中看到过或是听父母谈起过。但这首儿歌的内容浅显易懂、特色鲜明,孩子们听后一定会很高兴,毕竟快板的内容不乏风趣和幽默。大班的孩子语言发展迅速,对于绕口令、快板等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多加练习会使他们在口齿伶俐、语感节奏等方面大有裨益。紧密结合《吹牛皮》这首快板的内容,怎样让孩子们会“吹”,想“吹”,大胆“吹”,能根据快板的句式特点自由创编,在既享受传统艺术形式带来愉悦的同时又使孩子懂得吹牛皮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依据孩子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设计了本次活动。
说教法手段:
《指南》中提到:“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这首儿歌形式独特,内容简单,怎样让孩子乐学、学会,充分体现教得得法而不露痕迹,是我这节课要追求的目标。所以我设计了“比一比吹牛皮、听一听吹牛皮、学一学吹牛皮、编一编吹牛皮、想一想对不对”这一系列环节,围绕一个“吹”字,让孩子在愉快、主动地说一说、听一听、学一学,编一编等环节中,发展他们的听说及创编能力。PPT课件的呈现降低了这首儿歌的学习难度,较生动地展现了本首儿歌的内容,成为一个较好的辅助工具。
说教学程序:
本次教育活动共设5个环节:
一、比一比吹牛皮
从孩子身边的生活出发,转变教师角色,以参与者的身份同幼儿比赛吹牛皮,挖掘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语言训练。例如:与教师比赛吹牛——看谁跑得快。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思维语言活动被激发到活跃的状态。让孩子从中了解到吹牛的本质:说大话,现实中不能做到。
二、听一听吹牛皮
教师用快板为孩子展示《吹牛皮》这篇快板书。带着问题倾听,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从而对文本内容有浅显的了解,初步感受快板这一曲艺形式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诙谐幽默。
三、学一学吹牛皮
这个环节是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利用让孩子回忆的方式重现文中两只蝈蝈吹牛的内容。在回忆时,孩子的回答是无序的、片面的,教师就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将画面进行展现,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完成文本的回忆内容。期间,教师放下架子,而是成为孩子中的一员,鼓励他们互教互助,完成学一学吹牛皮这个过程。学会了,还要将学到的语言运用实践,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带上动作演绎两只蝈蝈吹牛皮,他们赛出气势,赛出输赢,赛出快乐。使孩子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