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舞蹈论文 > 正文

浅论幼儿舞蹈教育及意义论文(第2页)

22 次下载 4 页 637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客观世界里,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自然美,艺术家创作的色彩线条意境美,音乐跳动的声音美,孩子的笑容之美等等,这些美虽然各自不同,但在各自不同的条件环境下都自得其乐。舞蹈是通过舞者自身来塑造的艺术,在舞蹈中舞者因为人内心情感的飘荡而手舞足蹈。在舞蹈中不仅是舞者,连带观舞的人在欣赏舞蹈的同时,都能发现与升华自己关于美的潜在意识和素养。幼儿舞蹈教育通过启发孩童对美的意识,进而引导他们追求美,通过科学的学习、训练,他们获得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存在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的历练,这也是一种美。

  四、幼儿舞蹈教育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团队意识与观念

  孩童是人发展中比较独特的解读,在这个阶段其心理发展最脆弱也最不稳定,需要社会、家庭、学习等给与帮助、关注和呵护,幼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能孩子吃苦的品质、顽强的性格、敢于接受挑战并承担风险的意识,在舞蹈排练或演出中,不仅丰富了孩子的文化生活,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增加集体向心力、凝聚力。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

  少儿舞蹈作为一种需要多人进行团队协作的活动,孩子参加舞蹈活动,就是置身于一定的社会交际环境,在参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团队协作不可避免,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礼貌等品质都是很重要的,而这些品质都可以通过舞台展示出来,现在的少儿多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这就容易致使许多孩子在舞蹈教育中互相协作的意识较差,通过幼儿舞蹈这种形式可以对孩子进行团队意识和协作的培养,在团队配合和协作中还可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精神。

  可见,幼儿舞蹈不仅是实施美学教育的手段,科学的舞蹈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未来的发展大计。

  【拓展内容】

  幼儿舞蹈教育开题报告

  儿童舞蹈是指由3~12岁儿童表演的舞蹈,是表现儿童生活,让儿童进行自娱,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艺术形式。幼儿舞蹈内容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易于让儿童接受。它不仅贴近儿童的生活,而且能生动地表现儿童的心理特征,体现出真、善、美的审美追求,舞蹈中卡通人物、鲜花、可爱动物等等的展现,给儿童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好奇感,同时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在幼儿中一起追求美感的共鸣。

  幼儿舞蹈训练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姿态以及高贵的气质,增强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培育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给孩子美和艺术的熏陶,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模仿力、主动性和表现力等。

  随着舞蹈教育的发展,有些幼儿舞蹈训练班却违背了舞蹈训练的目的,内容过于化,缺乏与幼儿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舞蹈素材,从而使幼儿丧失了学习舞蹈的兴趣。

  幼儿舞蹈有别于舞蹈,在舞蹈编排、动作、节奏、风格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幼儿舞蹈训练不仅能让幼儿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得到锻炼。同时使幼儿的创造力、主动性等到锻炼,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舞蹈教育能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曾从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两方面概括说明了舞蹈教育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作用:“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同时,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经常参加舞蹈训练,能促进其肌肉、骨骼的生理机能发育。同时对“驼背”、“抠胸”等不良姿态起到纠正效果。外在形象对于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良好的形象,无形当中会让幼儿在生活中更自信,乐观。

  二、舞蹈教育能对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儿童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迅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身心发展较快,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与疾病。舞蹈是视听觉的艺术,不仅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更能开阔儿童的眼界,增强自信心,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实践证明经常参加舞蹈表演的学生,性格要更活泼开朗、进入陌生的环境适应性更强一些,长时间的舞蹈训练使得她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更自信,更有主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能更愉悦的看待事物。幼儿舞蹈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给儿童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好奇感,能够激发出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训练中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包括音乐、节奏、动作、情景表演等,对幼儿的性格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蹈训练,使得幼儿的心理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更加活泼、开朗,具备团队意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