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红楼梦》对话(第2页)

本文共计49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根据奥斯汀言语行为的概念,他认为陈述句的目的在于以言指事,施为句的目的在于以言行事。而他还发现有一类句子即非陈述式,也非施为式,而是强调对听话人的影响或是直接给听话人带来某种结果。(何自然,1988;137)例如“兄何不早言?”

  因此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仅施为话语可以起到完成行为的功能,陈述话语也可以完成行为,它完成了描述和陈述的行为,并且有时也帮助解释施为行为,甚至帮助达成行为目的。

  2奥斯汀理论的第二阶段

  在50年代,奥斯汀理论进人了其第二阶段。他改进其施为句的标准为:含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explicit )施为句,不含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implicit )施为句。显而易见,所有的语句都是施为性质的。因此,所有的语句都带有“以言表意(lo-cutionary act)"“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prelo-cutionary act )”三种语力(language force )。即:说X(以言表意),意及Y(以言行事),产生Z(以言取效)。这就是其语言三分说。根据这种理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并不是由句子或其他表达手段,而是行为。说话人通过语句,来执行言语行为,并在听话人那里产生交际效果。

  (1)以言表意的行为(Locutionary Act)

  按照奥斯汀的观点,以言表意行为就是使用语句来传达某种思想。在奥斯汀看来,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说话者只想用以言表意行为表达某种思想,并没有意图通过这种行为使听者去做任何事情或者产生任何效果。

  例如第七回宝钗跟周瑞家的聊天,对自己的病以及所服用的“冷香丸”进行了简要但不失详细的介绍,但并没有意图让周瑞家的听过后就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对此要作出什么反应,只是就周瑞家的疑问进行了简要的解释。

  (2)以言行事的行为(Il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的行为指使用语句来完成某种非语言的行为,也就是使用语句来传达说话人所想达到的目的或意图。奥斯汀认为以言行事是三种语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奥斯丁看来,以言行事的言语行为主要包括:

  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

  提供某些信息;

  提出保证或者提出警告;

  公布一个裁决或者显示一种意图;

  声明句子;

  任命、起诉或者提出批评;

  辩认或者描述;以及诸如此类的行为。( Austin, J. L. ,1962 ; 98 )

  这说明,某种行为正是在说出某个语句的同时完成的。

  例如在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门子与贾雨村的一段对话:

  (门子:)“老爷既荣任这一省,难道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提出问题)”

  (雨村:)“何为护官符?(提出问题)我竟不知。(声明)”

  (门子:)“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做得常远?(提出警告)如今凡做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贵大乡绅的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人家,不但官爵,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做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这一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着情分脸面,所以如此。(回答问题,提供信息)”

  (门子:)“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才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薛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友亲戚,在都在外者,本自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提供信息)”

  贾雨村在这里是询问所需要得到的信息,想知道为何门子不让他立即断案,于是对此提出疑问,门子对于此问题的回答提供给了贾雨村所需的信息。是因为四大家族的势力使然。门子在以言行事时,靠表意行为表现了话语涉及的部分(reference ) 。

  (雨村:)“据你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去的方向了。(提出问题)”

  (门子:)“不瞒老爷说,不单凶犯逃躲的方向我已知道,并这拐卖之人,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待我细细说与老爷听。……(描述,提供信息)”

  (雨村:)“这也是他们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准了这英莲……(评论)且不要议论他,只目前这官司,如何判断好?(提出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