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析《伤逝》中的爱情

本文共计28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析《伤逝》中的爱情

Lw54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浅析《伤逝》中的爱情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主题的小说。它描写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他们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至上,走个人奋斗的道路。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究其悲剧原因,有以下的几方面 :

一、社会原因

涓生和子君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封建礼教会把他们打入“地狱”,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的君子们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然而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住到了一起,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

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在社会里很难抬得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更有甚者连命都保不住。子君便是如此的命运。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发展。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发展。在那些卫道士的眼里,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们为敌了。

涓生的失业,说到底一句就是那些卫道士们在压制着涓生。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了!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连自己的侄女的不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记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时候,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托词拒绝。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人们是看不惯,也看不起那些自把自为的叛逆者的,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礼教这两个字,而没有爱情两个字!

二、自身原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