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美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欣赏课在美术学科学习中的影响和作用分析论文(第2页)

18 次下载 2 页 305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不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创造,“创造”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学习”这种人云亦云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但遗憾的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人类步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一种文明的象征。这对于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是最为有益的。因为这种教育用于大多数,对于创造性思维普遍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优化对策

  (一)营造教学的宽松和谐气氛

  高校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的时候,应该用语突破,不要停留于传统陈述、说教的模式,应该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探究式教学法,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美术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够提出更多的见解,对作品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比如以以上文提到的《蒙娜丽莎》为例,如果教师单纯说教,很难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解释清楚,也很难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为了打破这个弊端,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们勇敢地说出来,集思广益。有的说作品是达·芬奇的自画像,有的说女模特是画,还有的说是达·芬奇的同性恋人,大家把所知道的有关这幅画的相关信息争先恐后地表达出来。我问学生们喜欢古今中外哪些画家,发现他们往往对生活经历坎坷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画家感兴趣。

  (二)对比分析,变欣赏为研究

  对学生而言古今中外美术作品浩如烟海,东方美术、西方美术,众多画家不同种类、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如何欣赏,极为困难。因此,教师应该高瞻远瞩,宏观地把握美术欣赏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进行比较教学欣赏分析,徐悲鸿和吴冠中,都曾留学法国,都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文化背景相同,但是两者的艺术观念和作品风格迥然不同。徐悲鸿是一个现实主义画家,以写实手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作品注重

  的是政治性和文学性。而吴冠中走的却是另一条路,以写意,甚至是抽象的手法表现大自然的景象,追求的是艺术的形式美感,探讨艺术自身美的规律,而不太注重作品内容的文学性和政治性。在实际欣赏中,只是把两者的作品放置在一起比较分析,很容易就理解到这一点。

  (三)创造特殊课堂情节,知事论事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一些特殊的内容,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比如哪些需要重点分析,哪些需要一带而过,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目标进行设定。处理作品应该更加灵活,做到因材施教。如果美术欣赏教学都是一个模式,那么是无法将具体形象,生动化地展现给学生的。每一件美术作品从构图到色彩层次,都需要教师合理对待,结合具体的案例,创建生动的情境,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方式,提高美术欣赏的有效性。

  三、结语

  开展美术欣赏,对美术教育本身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文秘站:]意义,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人文修养的有效手段。高校美术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需求、学生学习特点出发,合理开展美术欣赏,总结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美术作品中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