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心理护理的论文(第6页)

26 次下载 7 页 1068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参考文献

  [1] 高扬.浅谈妇产科护理技术及心理护理的必要性[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2(3):35-36

  [2] 孙桂君.关于妇产科护理技术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18(19):156-157

  [3] 刘金环,陈殿红,赵文杰,等.骨盆倾斜度异常产妇分娩体位于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22(5):21-22

  [4] 曹雅新,刘杰.妇产科门诊患者心理状态研究及护理特点[J].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2007,26(2):112

  [5] 郭翠英.妇产科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5(9):45

  心理护理的论文(第6页)4

  产妇心理护理刍议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认识到只有使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消除或减少其不良心理活动,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手段,才能有效解决产妇的心理问题,促使她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分娩这个非常时期,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 产妇;心理护理;整体护理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系统化的整理护理,体现人文精神,重视心理护理,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有意识的高级动物,是身心的统一体,医心对于医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本文就产妇的心理护理谈一点体会。

  1、临床中产妇的心理表现

  临床中由于产妇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个性意志特点的不同,相应地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

  1.1 紧张与恐惧感:大多数产妇入院都很紧张,尤其是存在异常情况(如胎位不正,胎膜早破,过期妊娠等)提前入院待产的产妇更是如此。她们往往顾虑情绪重,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安全,不能很好地休息与睡眠,很多造成人为的难产。

  1.2 陌生感与孤独感:多数产妇入院后,感觉环境陌生,面对陌生的人群,心理中较易产生孤独无助感,主要表现在进入待产室及分娩室的产妇,她们暂时离开爱人和亲人,加上产痛的侵袭,会让她们感觉无所适从,感觉很痛苦和孤独,宫缩疼痛时会喊叫躁狂。

  1.3 急躁、忧虑心理:住院时间较长、产和进展较慢的产妇表现更为突出,她们对自然分娩容易失去信心,总感觉自己做不到,强调自身条件,要求剖宫产,并拒绝自然分娩。

  2、产妇不良心理的后果分析

  产妇的上述不良心理状态,极易造成难产与并发症的发生。这是因为:

  2.1 严重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会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引发产妇不协调宫缩,导致滞产和产后出血过多。

  2.2 不良心理状态可影响临床产妇的休息与饮食,致使消耗过多、过早,使中枢神经受抑制,导致产妇宫缩无力,使产程延长,易发生胎儿在宫内窘迫窒息甚至死亡,也易使产妇发生并发症。

  2.3 产中不良心理状态,可造成产妇产后宫缩恢复不良,造成产后大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生命。

  3、产妇心理护理要点:

  通过对入院产妇施以积极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或减轻产妇不良心理,进而减少难产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要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产妇,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一般说来,具体的产妇心理护理措施如下:

  3.1 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的规律,阐明紧张恐惧心理可能给自身和胎儿造成的危害,指导产妇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消除恐惧与紧张心理,以实现顺利自然分娩。

  3.2 产妇入院后,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和分娩室后,医护人员及助产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诚恳,语言和善,体贴与关心她们,用较多的时间陪在产妇身边,通过触摸腹部宫缩、喂水喂饭等动作显示对产妇的亲昵与关心,使产妇犹如在家中生产的感受,消除其孤独与陌生感。

  3.3 对待急躁、忧虑情绪较重的产妇,要真诚指出其自身的优势:如胎儿不是太大,会阴条件较好,你能顺利自然分娩,列举以往成功产妇事例等,鼓舞产妇信心,从而促进她们自然顺利分娩。

  在产科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中,使我深深感到,只有使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消除或减少其不良心理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当是产妇心理护理环节中最积极和活跃的因素,只具有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良好的自身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产妇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手段,才能有效解决产妇的心理问题,促使她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分娩这个非常时期,保证母婴安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