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学术论文(第2页)

7 次下载 2 页 337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⑥由于风险事件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存在,为此医护人员在开展临床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将监督制度实施的力度加强,将质控工作完善,对监督的范围深化,完善定时检查与抽查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以上两组儿科住院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與护患纠纷发生概率进行记录与分析,观察并统计两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评分与管理质量控制评分。

  家长满意度评分与管理质量控制评分的满分均为100分,且均与得分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均经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风险管理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其护患纠纷发生概率亦较常规管理组低,(P<0.05),见表1。

  ②风险管理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评分以及管理质量控制评分相比于常规管理组,均明显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儿科中的患儿均存在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与保护能力低下及依从性差等特征,使得该科室内的护患纠纷发生概率较高,对医院正常的运转以及医患双方均有负面影响存在[2]。为此应当结合目前存在于儿科临床管理的风险因素,开展风险管理,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降低。临床中相关研究表明[3],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儿科住院患儿中,可以明显将患儿接受住院治疗期间的风险降低,对其身体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风险管理是预见性管理模式的一种,主要通过对存在于临床管理中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其具体情况将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好,通过将护理风险的防范加强,将其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并且可以将临床管理质量提升[4]。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医护人员对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对临床操作以及管理的步骤等严格的规范,进而将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概率降低,结合诱发患儿发生风险的因素以及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制定,通过医护人员对风险意识的学习以及管理绩效的相关考核等,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并且可以将其临床风险的防范能力提升[5]。通过将温馨、舒适及具有个性化的病房提供给患儿,并且加强对年龄较大患儿或家属的宣教,缓解因陌生环境对其内心所产生的恐惧感,减轻其负性情绪,同时可以改善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对提升其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与专业素养,可明显降低临床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医护人员针对前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风险事件进行总结,汲取经验,在后期管理工作中避免重复出现该类事件,进而降低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其有效的健康宣教等,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提升家长的满意度。

  该次研究中,风险管理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与护患纠纷发生概率比较于常规管理组,均明显较低,其家长满意度评分和管理质量控制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说明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降低管理的风险性及减少护患纠纷,高质量的管理有利于提升家属的信任度及满意度,在改善患儿预后方面的意义重大,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卫宁.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7(12):186.

  [2] 陈瑞芳.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91-292.

  [3] 黄海燕.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4-65.

  [4] 安靜.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114-115.

  [5] 王春凤.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7(2):150-15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