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通用10篇)(第7页)
本文共计274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成本管理方面
多数企业往往只注重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较少考虑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的成本,也不注重企业外部的价值链。这容易使企业做出错误的投资、生产决策。
(四)收益分配方面
收益分配一般是指在扣除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的报酬以外的利润分配。企业在存续期间内实现的利润,要在企业和所有者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分别形成企业的留存收益与所有者的收益。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国际上广泛采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三、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投资方面
首先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加强领导者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之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健康的发展;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财务人员的胜任能力。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其次正确对待任何投资,从节约成本和长久效益双方出发,对于任何一次投资都要认真商讨,改变以往投资决策随意的现象。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目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
(二)筹资方面
构建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管理机制,在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动中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努力建立和保持最优资本结构,合理进行筹资。由于权益性资本不能抵税及其不可收回性,权益资本的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的成本。面对各种各样的筹资方法,我国企业应克服片面强调财务安全、过于依赖权益资本筹资的保守倾向和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视财务风险而过度举债的倾向,调整好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运用MM理论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化,达到最优资本结构。
(三)成本管理方面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而成本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引进一种产品,销售到市场,获得利润,付出的成本决不仅仅是制造成本,而是包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付出的全部成本。所以成本管理的内涵不仅包括物质产品成本,还应包括非物质产品成本,例如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资本运作成本、各种服务成本、产权交易成本、环境成本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树立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成本管理,全面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研究其内容、管理方法。另外,在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只核算和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不能在事情发生后管理,应事前做好预测。
1.强化成本意识,从思想上认识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即成本节约观和成本效益观。加强成本管理不是单纯的成本绝对额的减少,而是在尽可能节约开支,减少损失和浪费的同时,提高所得与所费的比例,即成本产出率。只有树立了现代成本管理观念,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企业。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的成本只有接受了市场的考验,并低于市场价格,成本所代表的效率才能转化为效益。相应地节约企业成本应贯穿产品从决策、投资、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成本控制应从整个生产周期考虑,只有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同时,只有企业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和共同努力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