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没准”“说不定”“ 一定”的对比分析(第3页)

本文共计52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由上所考察的二个词的句法分布考察来看,“没准”和“说不定”在大多数句法位置上都能相互替换,替换后语义不发生变化,比如在句首、句中作状语,在句末作谓语,独立使用,后接疑问代词任指成分,位于动词的正反并列形式之后。我们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到包含“没准”的例句共304句,其中289句都可以用“说不定”替换,比例高达95%。我们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到包含“说不定”的例句共3561句,由此可见,“没准”的使用没有“说不定”普遍。并且根据调查,语料库中包含“没准”的304句例句中,很多来自北方作家的文学作品,可以看出,“没准”北方方言更常用,“没准”和“说不定”的区别之一是“没准”方言色彩更浓。

  “没准”“说不定”却有时能和“不一定”替换,有时又不能。无论是位于句首还是句中,只要是作状语时,“没准”“说不定”一般都不能和“不一定”替换,如例(8)(14)(31);但作谓语时,“没准”“说不定”能和“不一定”替换,并且不影响语义,如例(20)(22)(29)。我们考察的304句包含“没准”的例句中,有15句可以用“不一定”替换,只占5%,且“没准”无一例外是作谓语。

  三、“没准”、“说不定”、“不一定”的语义特征考察

  根据考察,“没准”和“说不定”差别不大,“没准”、“说不定”和“不一定”的差别比较大。

  (一)“不一定”的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虚词释例》对“不一定”的释义:表示不肯定,即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虚词释例>的解释得并不完善。郭志良曾指出,“不一定”可用于某种事实发生或存在的可能性的猜测,但重音不同时,表达的语义倾向不同。重音在“一定”时,表示无定,即肯定与否定的可能性相等;重音在“不”时,表示倾向性否定,即说话人主观上偏向否定,由于“不一定”的否定性倾向,因此“不一定”经常用于“委婉地劝阻或责备”的语句中。例如:

  (32)尽管陈旅长不一定看见每一个人的脸膛,但是战士们觉得他看见他们每一个人了。(杜鹏程《保卫延安》)

  (33)激进不一定可怕,主要是思想毒害极深,破坏能力极强,煽动性极大。(梁斌《红旗谱》)

  (34)大致看看,不清楚的地方,标标清就行了,不一定都要重抄的。(陈世旭《将军镇》)

  例(32)中“不一定”重音在“一定”,意为“可能看见,也可能看不见”,表示判断上的不能确定。例(33)中“不一定”重音在“不”,意偏向为“激进不可怕”,表示说话人主观上的否定性倾向。例(34)有明显的劝阻意味。

  (二)“说不定’的语义特征

  “说不定”在现代汉语中可以作为短语,也可以作为词。从历时角度来说,这是“说不定”由动补式短语逐步语法化为评注性副词的过程。何小静认为,“说不定”最初为可分离武动补、组合,后向动补短语过渡,最后语法化为评注性副词。

  作为动补短语“说不定”意为“没有把握,说不确切,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客观地陈述说话人对事物或行为的态度,不含有主观性因素。这与重音在“一定”的“不一定”表达的语义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说不定”可以和“不一定”替换,不影响语义,并且这时候“说不定”大都用于句末作谓语。

  语法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语法化为评注性语气副词的“说不定”,表达的语义也具有了主观性,表达了说话人主观的认识和判断。评注性语气副词“说不定”表示对事件的估测,但表达倾向性肯定。即“说不定”小句通常表达的是与一般预期或听话人预期相反的低可能性事件,但是说话人对这个低可能性事件表示肯定。例如(5),对于一般预期来说,“再次打破世界纪录”是一件可能性很小的事件,但是说话人认为自己“状态很好,我相信自己能够夺取冠军”,表达了说话人对发生这个事件的肯定性倾向。例(1)中,“没准”和“说不定”可以替换,也表达了说话人的肯定性倾向,就一般社会预期而言,“你和酸奶瓶”“有点血缘关系”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说话人倾向于认为“你和酸奶瓶”是“有点血缘关系”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