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概论的教学探讨论文(第2页)
36 次下载 2 页 3355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三、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命科学概论》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组合方式讲授课程,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另外,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物学相关影像资料,给学生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类消失之后》,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开展课堂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专题演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问题的题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细胞、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食品等,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并做成幻灯片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增强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团队协作、论文写作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机。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具有争议性的热点社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克隆人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等。学生通过分组每10个人一组,每2组自由选择一个辩论主题作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每个班级推举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以及课堂小论文(占10%)三部分内容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四、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校开出《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以来,已有7年的教学实践,选课人数每学年达到了800人,每个班级限200人。由于选课人数多,且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是为满足学分而选课,因此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加上不同专业基础知识差异较大,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少,难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星月异地发展,生命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现有教材也很难满足课程的需要。通过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

网络常见故障的分类诊断
浅谈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
浅谈高等数学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浅谈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
功利主义对留守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贡献与影响论文
关于莫里森《慈悲》的叙事的文学性论文
论文学批评美文
廊桥下的爱与责任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的解读论文
网络文学著作权的保护问题论文
论爱伦坡文学理论中美的概念论文
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研究论文
网络文学对思想政治的影响论文
家庭因素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
戏曲对网络传播的影响论文
基因对情绪的影响论文
绩效沟通对员工成长的影响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网络文学传播对传统文学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