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与创新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8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
黛玉的“真”,使她不像宝钗那样开口“女子无才便是德”(第四十二回),满口的“仕途经济”;也不像她那样压制自己的感情,努力使自己成为封建淑女的典范,用自己如花的青春去殉那个所谓的礼教制度。黛玉在热烈地渴慕着爱情,乃至于她会“牡丹亭听艳曲警芳心”,为杜丽娘、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心痛神驰、眼中落泪”(第二十三回)。在爱情上,她虽然没有走得太远,但对宝玉的.爱却是那么真诚、那么执着、那么始终如一,至死靡它……最后,当他们这种情投意合、同生同死的爱情遭到破坏的时候,她就“焚诗”、“绝粒”,以生命相殉。王国维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人生及美术之概观》中提出了壮美的理念:“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无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当时的社会环境极不利于黛玉,黛玉那种执着、纯真的情感必然遭到社会的抑制、摧残,这种美的毁灭,尤其是美的心灵的全面崩溃,带给了人们无限的悲剧美感,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无限的震撼。
四
生存环境的险恶,使黛玉的内心陷于绝对孤独的境地,平时,哪怕任何一点点温情和理解她都十分珍视,这使得她错认宝钗为知己,几欲将薛姨妈的一点关心当做了母爱。
值得注意的是,林黛玉的孤独,并不是封建时代常见的少女伤春的孤独,而是一种青春的孤独,一种生命的孤独,一种人的存在的孤独。“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词》所表现的正是一种对生命孤独的深沉感慨。这种植根于人物心灵深处的深刻的孤独之感,正是个体存在与他的生存环境严重脱节或对立的结果。
林黛玉的形象尽管具有难以代替的独特的性格表现形式,然而,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曹雪芹的笔下,无论是林黛玉的“恣情任性”、“孤标傲世”,还是她的内心化、情感化的生存方式,以及环绕着这一形象的浓郁的艺术氛围,都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的气质和特点,而凝聚成为一种超越形象自身的文化精神。可以说林黛玉这一形象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她不仅是封建时代名门闺秀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执着于内心自觉与自主人格精神的一种表征。从本质上说,林黛玉的“恣情任性”、“孤标傲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自屈原、陶潜、李白以来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精神的继续,而她那种内心化、情感化的生存方式,更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相当一部分中国古代文人共同的心灵历程。在现实生活中难以用自身的力量同世俗社会抗衡、较量而又不肯丧失良知,放弃理想的人们,正是通过内心化、情感化的途径,度过了漫漫的历史长夜,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生存。他们大多数都因理想的幻灭而导致了生命的消沉与结束,因此,黛玉的死正体现了这些人的自我悲怜,也预示着她所代表的那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终将以悲剧结局,这些,都留给了我们许多的回味和深思,这也正是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能有永恒魅力的真正原因。


经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化学分析仪器在环保水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陶瓷原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及举例
秦腔的来源和发展
HACMP的历史和发展
象棋的变化和发展
试析我国内衣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IP在EDA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中的意义
探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
EDA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子采购的应用和发展
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论文
浅谈塑木材料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的论文
相变材料对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论文
材料语言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材料成本优化研究论文
浅析影视动画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论文
高分子材料简历模板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